摘 要:小学数学是小学课程教育中最重要的科目之一,学习数学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的思维方式更周密、更严谨。而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促进学生提高自己的数学学习水平和学习效率,因此,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小学数学教育过程中至关重要。本文主要针对小学数学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问题进行探讨,发现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其中的问题探讨解决策略,用以提高目前小学数学的教育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习惯;培养
一、概述
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对学习优益的固定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使学生对学习保持热情,以积极的态度去克服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和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这种行为习惯可以使学生自觉的将自己的时间用在学习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扩展自己的认知领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培养能力和开发智力的重要因素,不仅对当下提高学习成绩有很大的帮助,对以后生活中面对任何事情都有重大正面影响,因此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小学的教育工作中非常重要。
但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而影响到自己的学习活动,加上数学的逻辑性较强、面对很多的数字学生容易感觉数学科目学习起来很枯燥,那么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具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就需要通过一些教育方法来突破这一困难。
二、小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问题,阻碍着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比如:学习态度差、不认真审题、不预习、解题马虎、自主学习能力差以及抄袭现象严重等。这些不良的学习行为严重阻碍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和学习水平。以下主要分析两种影响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因素。
(一)学习态度不认真
小学生因为心思单纯且好奇心较强,所以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在学习过程中因其他事物的干扰而转移学习注意力,造成小学生在学习数学和解答数学题目的过程中出现马虎的现象。在对小学生数学试题的检查中常发现学生因为马虎而做错题的现象,在做题的时候不够严谨。由于粗心或者受到其他事情的干扰而影响到做题的注意力。学习态度不认真,对提升数学学习质量造成阻碍。
(二)抄袭现象严重
小学数学相对于其他科目来说,逻辑关系更为严谨,比如在方程式的解题过程中不管哪个计算步骤出错都会影响最后的计算结果,因此需要学生特别细心的进行每一步计算。这种需要非常认真才能完成的题目让学生感觉学习很枯燥,对于那些数学学习困难或者贪玩的学生来说解决数学题目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抄袭。这样可以使学生快速的书写完教师布置的数学作业。小学生的数学家庭作业、课堂上交作业都存在抄袭现象。学生在长期的抄袭会使他们产生抄袭的依赖心理,不愿意自己动脑解决问题,长时间的难题堆积会使学生在学习新的数学知识时跟不上教师的讲课节奏,数学成绩将变得越来越差,导致班级内整体的学习质量下降。
三、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策略
(一)认真对待数学科目中的学习活动
要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要认真的对待数学科目,课前认真复习、课堂上认真听教师境界的内容、课下独立认真的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以及能够认真的复习。这一系列的行为是提高数学学习水平的重要流程。其中,课前预习是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工作最好的尊重,预习数学课程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在解题中存在的不足,有重点的听教师的讲解内容,在课堂是能够提出自己在预习中发现的疑问,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听课质量;做题时认真审题可以使学生避免因马虎而忽略了数学题目中给出的解题条件,正确的运用题目中条件解出问题的答案。这样,既提高了做题的速度,又提高了计算的准确性。
(二)分析小学生学习习惯的现状,对症下药
根据目前小学生学习数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中问题形成的原因,针对这些原因制定出相应的改善策略,教师对班级内学生的学习习惯和个人的性格特点正确的引导他们避免坏习惯的发生,规范他们的学习行为。并在课堂上做好示范工作,身体力行的使学生感受到良好学习习惯对学习的重要性。同时在检查学生作业时要有重点的找出作业中存在的错误并给相应的改善建议,比如,作业书写潦草、计算公式应用不规范、运算符号应用混乱等问题在作业中用红色圆珠笔圈出,并在批语中明确的给予修改意见。对待有抄袭现象的学生一定的惩罚,对给予其他同学抄袭内容的学生一定的警告和惩罚,班级内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让学生自觉遵守学习纪律,规范的对待数学课堂制度和课外作业完成制度。
(三)培养学生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独立完成作业是锻炼学生数学知识运用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最好方式。独立完成作业需要学生做题前准备好所有的学习工具以及与学习有关的所有资料。制定一个学习计划按照完成作业的計划一步步的解决学习任务。在完成作业的过程要独立思考认真审题,不在做题的时做出与学习无关的行为,不要抄袭其他同学的作用,不能在网上搜集问题的答案,要运用自己脑中存留的知识去解决作业中的难题,不会的问题可以记录下来寻求同学、家长或教师的帮助。独立完成作业是对能力的锻炼不是学习行为的与世隔绝。正确的对待数学问题才能真正的提高学习效率。
四、总结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需要教师的指导也需要学生自己的努力,良好的学习习惯分为课堂行为和课下行为、求知行为和锻炼行为,不仅要灵活的运用学到的知识也要认真的书写表达。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心理上的也有行为上的,是学生对待学习的综合良性行为。
参考文献
[1]徐卫京,陈明琳.浅谈在小学科学探究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J].科技创新导报,2010(14).
[2]刘淑萍.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习惯和兴趣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4(S2).
[3]程少银.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有效策略[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