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答案网! 请  登录  |  免费注册   收藏本站Ctrl+D    
答案网论文频道
 
 网站首页 | 论文频道首页 | 小学语文论文 | 小学数学论文 | 小学英语论文 | 小学体育论文 | 小学音乐论文 | 小学美术论文 | 小学品德与社会论文 | 小学科学论文
 初中语文论文 | 初中数学论文 | 初中英语论文 | 初中历史论文 | 初中政治论文 | 初中物理论文 | 初中化学论文 | 初中生物论文 | 初中地理论文 | 初中体育论文 | 美术 | 品德
 高中语文论文 | 高中数学论文 | 高中英语论文 | 高中历史论文 | 高中政治论文 | 高中物理论文 | 高中化学论文 | 高中生物论文 | 高中地理论文 | 高中体育论文 | 美术 | 音乐
 栏目类别:论文发表网

如何培养小学低年段学生的学习习惯

更新时间:2019/1/4 23:48:00  浏览量:3202

  摘 要: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对我国小学阶段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学生教育的重点逐渐从知识的掌握转换到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上,也越来越关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尤其是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为他们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使他们终身受益。就小学阶段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进行了讨论,探讨了有效的学习习惯培养方式,以不断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

  关键词:小学阶段;学习习惯;培养途径;学习兴趣;教学方法

  一、创设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必须要从发挥学生的主观学习意愿,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参与度做起。学习过程中,教师只是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帮助者,而学习还是要靠学生自己。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习习惯的培养与学生的心理特征相结合,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学生认识到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才会有学习的动力和欲望。对于小学初级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对好玩的事物容易产生兴趣。在教学中,我会通过故事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学习习惯的形成。刚开学的时候,学生对小学的学习生活还没适应,经常课前还在玩闹、上课开小差,和同学说话,拿着文具当玩具等,这个时候,总是批评并不能起作用,我就利用班队课给他们讲故事《小熊上学了》《不爱学习的小花猫》《他们谁更棒》等,让他们在故事中明白哪些事情是上课能做的,哪些是上课不能做的,课后,让他们互相表扬,树立榜样,他们自己教育自己,以后课堂上的习惯就渐渐养成了。此外,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也是必不可少的,如做猜谜游戏、趣味游戏、读写活动、文体活动比赛等,也能不断地满足并不断地唤起学生学习需要和激发他们学习兴趣。

  二、教会约束行为,培养学生学习习惯

  学生自己的自制力不是十分强,自觉性还比较差,在习惯形成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教会学生控制自己的活动时间和活动空间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低年级的孩子有时候玩心比较重,经常忘记学习。如班上一个男孩子学习成绩比较差,经常不能完成作业,课堂上经常分神,每次都有借口推脱学习责任,经过家访了解到他极其喜欢看电视,自小爷爷奶奶宠惯了,只要他一哭闹就用电视哄他开心,上学了还依然这样。为纠正他的不良学习习惯,我与家长约定,让家长多以名人的学习方法及读书故事作为自己行动的借鉴,并以他们的箴言、格言作为该生的座右铭,让其经常和比自己学习强的同学比较,找出自己的差距,奋力追赶。课堂上,教师要有意识地进行学习习惯的培养,对于学习习惯好的学生经常加以表扬,让其他学生学习,并在实践生活中不断改正提高,促进好的学习习惯得以保持。比如,学生可以督促自己,在课前做好预习,对学习用品的摆放要整齐,在课堂中不交头接耳,能够积极回答问题,回答问题时声音响亮,并且在课堂中集中注意力听讲,学习的思路要跟着教师走。这就是一个基本的学习习惯的培养。

  三、加强意识引导,调整学生学习习惯

  小学低段学生情绪不稳定,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习惯意识淡薄。所以在學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中,教师首先要起到榜样作用。学校开展静阅读活动,每当这个时候,我就准时捧起喜欢的书,静静地看,看到优美词句时就画下来,学生在教师的行动中受到感染,然后有意识地模仿,在模仿中不断培养自己的学习习惯。

  其次,低段学生多数自制力比较差,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给予充分的关注,在学生的行为有偏差时,要进行积极的引导,让学生做出调整。比如,发现学生的字写得不规范了,发现上课时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了,发现学生没有完成作业或者作业马虎,等等,教师就要弄清楚原因,对这类学生学习情况或者方法作出相应的调整。渐渐的,好的学习习惯就养成了。

  四、注重家校互动,巩固学生学习习惯

  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同时也离不开家长的督促和帮助。学生的主要学习场所包括学校和家庭,对学习习惯的培养,在学校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形成了初步的学习习惯,但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还需要家长在课后进行监督才能得到更好的巩固。

  每学期我都会定期组织家长交谈会,就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方面的问题进行讨论。通过这种共同交流的方式,可以促进家长之间的沟通,有利于好的方法的传播,形成一种培养学习习惯的氛围,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家长在监督学生学习时,对于学生好的学习习惯要加以鼓励和肯定,让学生收获学习的自信心,让学生好的学习习惯得以保持。对不足的地方也要及时指出,并让他们加以改正,不断促进学习习惯的培养。比如,培养学生完成作业的习惯时,家长就可以要求学生当天作业当天完成,不拖拉作业,不抄袭作业,家长的及时监督有利于这一习惯的养成。

  小学阶段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不仅是对自身学习的要求,也是对自身素质的提高。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长期的坚持。尤其是在小学初级阶段的学生,对学习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要。在学习中学生发挥自己的学习主动性,教师进行积极的指导教学,家长进行监督和帮助,在家庭、学校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将不再是难题。

  参考文献:

  [1]徐汉林.好习惯是培养出来的[M].海豚出版社,2005-08.

  [2]魏书生.好学生好学法[M].漓江出版社,2005.

  [3]张爱卿.现代教育行为心理学[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与学习习惯有关的小学语文论文
 热点推荐
CopyRight @2018   论文发表最好的网站 www.zqnf.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