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答案网! 请  登录  |  免费注册   收藏本站Ctrl+D    
答案网论文频道
 
 网站首页 | 论文频道首页 | 小学语文论文 | 小学数学论文 | 小学英语论文 | 小学体育论文 | 小学音乐论文 | 小学美术论文 | 小学品德与社会论文 | 小学科学论文
 初中语文论文 | 初中数学论文 | 初中英语论文 | 初中历史论文 | 初中政治论文 | 初中物理论文 | 初中化学论文 | 初中生物论文 | 初中地理论文 | 初中体育论文 | 美术 | 品德
 高中语文论文 | 高中数学论文 | 高中英语论文 | 高中历史论文 | 高中政治论文 | 高中物理论文 | 高中化学论文 | 高中生物论文 | 高中地理论文 | 高中体育论文 | 美术 | 音乐
 栏目类别:论文发表网

谈搞好小学美术教学的几个要素

更新时间:2017/1/31 23:08:00  浏览量:3127

  摘要:美术课程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小学生的美术学习不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而是一种文化学习和人文素养与美术素养的培养。小学美术教学应该是愉快的教学,要让学生乐于学习、快乐学习。美术教育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能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能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还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一堂好的美术课,应该是把传授美术知识和培养良好品德、生活习惯相结合的教学。

  关键词:小学美术;兴趣;情操

  小学美术教育不同于专业美术教育,它为发展学生整体素质服务,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感知力、想像力、表现力等方面的能力,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美术课程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美术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能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能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还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一堂好的美术课,应该是把传授美术知识和培养良好品德、生活习惯相结合的教学。下面谈谈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1.教师要充实自己,掌握教材相关知识

  教师在备课前先要通读全课,初步了解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常流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学习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现在的小学生更是见多识广,小脑袋中装满了各种各样的知识,所以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以备学生所需。因此,教师一定要不断学习,充实自己,尽可能多地掌握一些与教材相关的知识。

  2.教师要深研教材,联系实际备好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基础。教师在备课时,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在课堂上要教学生什么,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教师要胸有成竹。因此教师要灵活地运用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师要联系实际备好课。

  2.1要备好学生。教师要了解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只有这样你才能上好课。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持久性差,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在他们的绘画作品中我们既看不到细节,也看不到透视变化,只看到一种原始的大概的外部形状,画出的东西在我们成人看来是稚嫩的,不合逻辑的,但他们的作品往往充满丰富的想象力。这也是儿童绘画的魅力所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不要刻意去叫学生画什么,怎么画,而是让他们发挥想象力随便画,自由画。

  2.2要准备好教具。美术课的目的在于引导,教给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认识美、鉴赏美的能力。我们常说:"百闻不如一见。"因此,教师绝不能偷懒,在上课前一定要准备好教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创作灵感,为下面的课堂教学做好铺垫。

  2.3要以学生为主体。在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上,一定要注意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多说话、多动手。只有通过"多说话"学生才能把自己的观察所得和感受如实准确的表达出来。也只有通过"多动手"学生才能掌握基本的美术技能与技巧。

  3.师生互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对知识的理解力不强,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便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只有学生对事物感兴趣了,才会去观察、发现、感受。有了感受和发现,有了真情实感,才能画出动人的作品。快乐、轻松的课堂,能使学生处于最佳状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用多媒体增加课堂教学的直观形象性,还可以采用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的作用就是给予肯定和补充不足,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产生发挥与表达的愿望,趁热打铁让学生作画,把自己最想表达的东西画出来。教师要注意巡视指导,要特别关注基本技能较弱的学生,可以动手给他改一改,并告诉他为什么要这样改,久而久之就能提高他们的绘画水平。教师必须坚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学习美术的能力,相信他们都能在各自的潜质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

  4.尊重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

  创造力是人类智力的核心,它是在观察与想象之后的灵感状态。小学阶段是学生想象力最为丰富的阶段,正是因为小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才创作出了千姿百态、形象色彩各异、充满稚气和美好愿望的作品。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想象力以及对美的感受力和理解能力,在教学中,最好不要给学生所谓的"示范",为每一个学生提供表现潜在探索欲、创造力的机会,鼓励他们敞开心扉,按照他们的想法和认识来完成自己的画作。 想象作为美术课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学生在绘画创作时,开始不知该画什么,这时你千万不要告诉学生什么东西怎么画,而是告诉他们所有的东西都是美的,让他们尽情的画,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总结:美术教材内容丰富,对于教师来说要真正上好每节课仍有一定难度,在教学中教师要认真备好课、上好课,努力提高美术教学质量,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的不同进行讲解、引导,加强课堂的趣味性,努力让学生快乐学习、乐于学习。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的去教学,让课堂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力争让每一位学生通过美术课程的学习,提高审美能力、创造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与学习兴趣有关的小学美术论文
 热点推荐
CopyRight @2018   论文发表最好的网站 www.zqnf.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