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合作学习能充分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也不例外, 这种学习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的学习效率不断提高。
关键词:合作学习;美术课堂;生命活力
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团队合作的形式进行学习,这种教学理念与策略体系是极富创意与实效的,它能将课堂认知与情感功能充分发挥,能彰显学生的个性,还能促进学生之间的和谐。作为小学美术教师,我们要重视合作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找准切入点,进行合理分组
明确的学习任务与合理的分工是合作学习成功的首要条件,小组成员必须知道自己在合作中所要承担的责任,并能接受小组长的调配与监督,从而出色高效地完成本组的学习任务。此外,在合作学习中,在相对独立的基础上我们要求学生能做到扬长补短,互帮互助。如教学《画家梵·高》一课时,课前需要查阅一些资料,因有些学生家中没有电脑,笔者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了解后进行搭配分组,这样更有利于各组资料的搜集,便于小组内讨论交流不同的资料与信息;再如教学《刻印的乐趣》一课时,学生带来的材料各式各样,有胡萝卜、土豆、白萝卜、地瓜等,这种情况下分组就应该有针对性,笔者根据本课的教学重点以及学生材料的特征进行分组,照顾到不同的学生,并在小组中明确学生任务,有记录,有监督,各司其职,其乐融融。
二、创设合理情境,激发合作动机
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的自我意识较强,合作意识比较淡薄,他们往往喜欢各顾各,自己独立完成某项任务,而不善于主动与别人合作,不是很乐意与他人分享成功的喜悦以及在经历过程中遇到的困惑。此时,教师不能强行要求学生参与到合作学习中去,这样会适得其反,难以达到合作学习的效果。因此,我们要把握好教材,创设合理的情境,使学生的合作动机在润物无声中被激发,让他们的心中燃起“我要合作”的欲望。如笔者在教学《趣味纸笔插》一课时,先让学生欣赏优秀作品《纸笔插》,他们在了解了笔插的制作方法的同时感受到了美,这时趁热打铁,给各小组分发一套彩色卡纸,让他们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制作一个纸笔插,在这种情境下,学生的合作动机油然而生,不知不觉中,强烈的合作意识悄然生根。
三、促进资源共享,培养良好品质
小组合作学习意在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善于协作也是良好品质的表现。笔者以为,小组合作学习并不要求人人都成功,但争取让学生们能在资源共享中人人都有进步。如学生能否主动与他人合作,工具材料能否做到交换使用;在活动中是否活跃,是否乐于思考、乐于尝试;在合作过程中能否做到表达自己的观点,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合作中心情是否愉快等等。如《瓶子变变变》一课,笔者要求学生课前搜集废旧的材料课上完成手工制作。在合作的过程中,学生间的“贫富差距”可真大,有的学生的作品相当精美,还有材料闲置,有的学生却因为材料贫乏,急得双眉紧锁。此情此景,笔者灵机一动,跟学生说明,小组的成绩是每个成员的成绩加在一起的总成绩,很快,教室里开始热闹起来,大部分材料被利用起来,学生间的讨论交流热烈起来,学生指导学生,相互提出建议,作业质量有所提升。可见,在资源共享中,学生体会到个人在小组活动中的价值,充分体会到自己是不可或缺的。
四、评价学习成果,享受合作乐趣
美术是多元的,学生也有多元的思维,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合理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是相当重要的,我们要有一双双慧眼,及时捕捉学生中的创新观点,对表现好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美术属于美学的范畴,我们要通过合作学习,不断对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塑造,陶冶他们的情操,使他们享受合作乐趣,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在教学《漂亮的房间》一课时,引导学生在小组内用纸或其他材料制作一个漂亮的房间,学生经过讨论、思维的碰撞进行自由设计,展示多种策略,厨房、卧室、展览室都可以,甚至可以楼上楼下,连通两间……合作时,每个学生都倍感兴趣,都能做到积极参与,既有自己的独立思考空间,又有共同的学习任务,小组合作由浅入深、井然有序,层层递进。学生在组内充分交流自己的想法,中肯评价他人的作品,有的还进行了二次创作,笔者在巡视中也及时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的小组合作不仅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作品的美,还让他们学会欣赏他人的作品,敢于评价他人的作品,从而享受到美术活动的乐趣。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背景下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有效的合作学习可以激活学生封存的记忆,启迪学生的智慧。因此,教师要充分审视教学方式,重新定位在教学中的角色,切实把握合作学习的价值,为学生创造有利环境,使美术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参考文献:
[1]吕金瑾.合作学习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J]. 新课程学习,2014,(6).
[2]罗先云.浅析合作学习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合理运用[J]. 吉林教育, 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