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学内容只是针对课本中的少部分进行教学,无法使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导致学生知识面狭窄。信息化环境下,网络技术为初中语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学手段更加多样。目前,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教学整合的研究已经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信息化环境 语文教学 网络资源 教学模式
一、引言
信息化环境下,网络技术为初中语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学手段更加多样。目前,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教学整合的研究已经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通过对计算机在网络环境中的利用,将丰富的网络资源融汇于教学模式中,不仅改变了学习方式,还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在语文教学中,语文学科涵盖的不仅仅是文学知识、语言教学,还具有发扬传统文化知识的使命,需要借助网络丰富的资源环境,利用网络能够自主的研究学习,不断丰富自身的文学素养,提高语言学习水平。
二、信息技术与教学模式的融合
随着新的课程标准的实施以及各种新教材的推广应用,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甚至可以说阅读是教育的灵魂,是打开学生人文心灵的钥匙,并且阅读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终身学习也是至关重要的,学会阅读,才能更好的生存、更优的发展,虽然当前我国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的整合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但由于人们对“整合”的认识不同,各种实践所基于的理念、思想和教与学的模式不同,许多整合的实践仅仅是将信息技术定位为传统“传递—讲授”模式下的教与学的辅助工具,在原来“人灌”的基础上加上了“电灌”,使得整合在较低层次上徘徊,无法达到新课程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
1.信息技术是语文教学模式创新的趋势
和其他学科相比较,语文对信息化环境的需求更加强烈和直接。以学生为主体,是现代化教学的要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做的是传授学习方法,而学生则需要通过探索和讨论找寻问题答案。但是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学内容只是针对课本中的少部分进行教学,无法使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导致学生知识面狭窄。信息化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模式可以打开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使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应用更为灵活。其特征为学生能够进行自主、探究及合作学习。在这个过程中,信息化技术对教师的教材分析、教学组织以及课堂师生互动都产生了积极影响,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结构,充分地调动起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对学生的语文素养有所提高。
2.转变视角是语文教学模式创新的向导
语文教学视角的变更,推进了信息化背景下语文教学模式的创新。在现代化教学中,要求教师不但要教授教学大纲的内容,还要对学生的发散思维进行有效培养,从不同的视角挖掘出潜在的知识,以学生为主体,创建范围更广的知识领域。在课堂中,教师以引导为主,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因为信息化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创建了开放式的教学环境,并对网络进行了有效的融合,具有其特殊性。
3.改变结构是语文教学模式创新的基础
多媒体技术的引用,使得现有的语文教学结构产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语文教学结构较为简单,以行为模式为主导。但是,信息化背景下的语文教学以认知模式作为基础,对文学内涵更加重视,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表现出的教学结构可以合理地增加学生的认知度,从而凸显出教学模式的创新。
三、信息化环境下语文教学新模式的构建
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缺乏适用性,课程理论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因此,语文教学模式需要不断创新,参照传统教学模式的优点和缺点,创新出适应当下教学的新的教学模式,加速语文教学的发展。为了更有效地推动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的深层次整合与实践,提高教与学的效果,结合初中语文教学的特点,在相关的现代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依据新课程语文教学的理念和信息技术对教学的影响,构建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整合的“自主—互动”教学模式:从教学过程、师生角色和课堂行为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从教师、学生、教学交互平台三个方面探讨其实施条件。
1.主动适应网络学习资源环境
在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语文阅读中,首先要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和目标,并且在教师的帮助中,鼓励学生们主动参与到网络语文的学习环境中。在学习目标的制定中,要根据现阶段所学的内容,针对难易程度和学习特点,找出适合的阅读文章,不断提高学生们的词汇量,培养文学素养,涉猎丰富的文学资源,并在阅读后进行小组讨论,深化学习任务。
2.积极利用网络学习公共平台
为学生们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在众多的网络阅读素材中,凭借学生们的认识还不能够选择适合的学习教材,这就需要教师利用网络学习公共平台,发送适合的链接、视频和课件等,保证阅读的材料与学习进度相适应。
3.逐步提高网络阅读理解能力
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阅读能力的提升。通过网络阅读只是提高语文学习的基础,在阅读后还要通过讨论与整理,真正做到阅读能力的提升,并学以致用。那么在实际的教学中,应加强小组讨论,并要求学生们利用幻灯片制作自己的阅读报告,深化网络阅读与理解。
4.借助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模式
信息化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教师在教学课堂中应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注重课程意识的培养,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开拓学生思维。课程目标是基于科学基础而确定的,不可轻易改变。因此,在信息化背景下,教师应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将传统的灌输式课堂转变为互动课堂,将现代合作教学、互动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引用到现代课堂教学中。在课程知识点学习完之后,教师可以利用音频,再次有感情的指导学生阅读。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在实现学生为主体的情况下,进一步构建互动课堂。
5.运用信息技术丰富课堂知识
信息技术的方式,能够对语文课堂中的知识视野进行拓展。因为信息技术可以打破传统教学中的时间及空间限制,能够更形象地将相关的知识传播给学生,学生能够将刻板的书本知识转变成具体的形象,最终在记忆以及理解这些相关知识过程中有更牢固的基础。
6.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教学模式
初中语文课程应该运用信息技术,将一些抽象的事物进行具象化,让学生能够具体地认知各种事物,最终形成客观事物和文字上的联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比如在传授一些历史性比较强的课文时,一些学生因为不了解相关系统的历史知识,所以往往不能够非常具体地理解课文,出现认识上的困境。语文教师可以采用信息技术,将相关历史场景通过视频等方式进行展现,这样学生很容易理解知识背景。在信息技术支持下,语文课堂教学不再是照本宣科,打破了封闭的局面,旁征博引,能够将各种资源都运用到课堂教学之中。
结语
综上所述,在网络环境中完善语文教学模式,要从有利于学生发展出发,通过评价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将网络技术与语文教学充分整合,开辟语文教学新天地,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探究能力,适应信息化社会打下坚实基础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张英明.信息化背景下探讨语文教学模式的创新[J].素质教育.2016(10)
[2] 谢秀霞.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语文教学创新模式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7)
[3] 张建斌.构建与运作:城镇高中网络环境下语文教学模式[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6(04)
[4] 杨红玉.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整合的教学模式探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