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答案网! 请  登录  |  免费注册   收藏本站Ctrl+D    
答案网论文频道
 
 网站首页 | 论文频道首页 | 小学语文论文 | 小学数学论文 | 小学英语论文 | 小学体育论文 | 小学音乐论文 | 小学美术论文 | 小学品德与社会论文 | 小学科学论文
 初中语文论文 | 初中数学论文 | 初中英语论文 | 初中历史论文 | 初中政治论文 | 初中物理论文 | 初中化学论文 | 初中生物论文 | 初中地理论文 | 初中体育论文 | 美术 | 品德
 高中语文论文 | 高中数学论文 | 高中英语论文 | 高中历史论文 | 高中政治论文 | 高中物理论文 | 高中化学论文 | 高中生物论文 | 高中地理论文 | 高中体育论文 | 美术 | 音乐
 栏目类别:论文发表网

浅谈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更新时间:2017/2/2 12:29:00  浏览量:3793

  【摘要】 初中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黄金时期,经过小学阶段的学习,初中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和解题方法,逻辑思维也得到了较好的锻炼。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内容与高中阶段的教学联系紧密。因此,在初中阶段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做好初中数学教学十分有必要。

  【关键词】 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主体作用

  数学是一门以锻炼学生逻辑思维为主的学科,在生活中也有较多的地方运用到了数学知识。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被放在了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位置。然而,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没有认识到主体作用的重要性,学生在课堂上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教师的讲解也较为机械。未来社会所需要的是全方位发展的人才,因此,在教学中必须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不仅有利于数学教学,也有利于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数学虽然是为了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考入理想的学校,但是数学学习最重要的目的还是在于获取知识解决其在生活中遇见的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的内容,有选择的设置一些生活场景,提升学生的学生应用能力,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旋转”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已有的一些生活经验,让他们回忆在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制作应用了图形旋转的原理,他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在课堂上教师也可以创设与旋转有关的场景,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再比如,在讲解“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时,教师也可以从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的商品进价、售价等方面入手,进行探索。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模拟小商店,让学生分组扮演顾客和营业员,根据情景,体验教学,让他们更好的体会数学教材上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设置数学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

  “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恭行。”实践是检验知识的唯一标准,课堂教学虽然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方式,但是课堂上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由于学习能力不同,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也极为有限。而且学生学习的知识都较为抽象,理解难度都比较大。因此更需要学生积极主动的去探索知识,不断的去尝试。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设置的数学活动相对较少,训练学生也多是以题海战术为主,这种训练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学生的学习,但是经年累月都沉浸在“题海”中,很容易让热衷探索新鲜事物的初中生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学会与学生沟通,尽可能的设置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活动,引导他们自主的探究数学知识。例如,在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实数》章节里的数学活动1要求制作一个表面积为12分米的正方体纸盒,需要学生探究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多少?这种需要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数学活动,显然要比一些机械的数学课后习题更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更能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三、学法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核心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数学课堂上想要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可能让学生盲目的学习必须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学生如果没有掌握有效的数学方法,在学习的时候犹如盲人摸象,在简单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可能也与天书无异。

  基于这样的原因,教师在教学时必须要发挥好教学引导的作用,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笔者认为,在进行学法指导的时候,首先就要让学生学会质疑,数学学习就是一个寻找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拿到一个数学问题的时候,学生应该明确,哪里是存有疑问的,这些问题又有什么特点,与自己所学习的知识又有什么关系。只有让学生理清了几者的关系,他们才能更好的去探寻数学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必须要让渗透一定的数学思想,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

  四、评价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教学评价是在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传统的课堂上,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比较少,课堂上以教师为主导,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主要方法,就是通过数学考试或者是测验,分数成为了评价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这使得学生极度重视分数,而忽视了数学学习的过程。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传统单一的评价方式已经不再适合学生的学习了。笔者认为,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展学生的闪光点,并积极的鼓励班级里学习有进步的同学。这种激励式的评价,对于渴望得到他人关注的初中生来说,是极大的鼓舞与肯定,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总之,学生是学习知识的主体,教师在教学时,必须要牢牢的抓住这一点,找准教学方向,只有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才有可能得到发挥,自主的学习数学知识,提升自己的数学能力。当然,在课堂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努力,持之以恒,才有可能实现。

  参考文献

  [1]  盖群.巧用“做数学”,创新初中数学教学[J]. 中国校外教育 2014年13期

  [2]  赵晓英.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渗透[J]. 学周刊 2014年11期

  [3]  周俊明.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 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中旬) 2014年07期

 与主体作用有关的初中数学论文
  • 暂无
 热点推荐
CopyRight @2018   论文发表最好的网站 www.zqnf.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