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数形结合思想的内涵,然后分析了数形几何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之中运用的策略:数形结合思想在实际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数形结合思想在数学问题的思考和数学问题分析方面的应用;数形结合思想在解决问题之中的应用,最后分析了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的应用:注重思想引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用记忆概念,促进方法形成;设定教学案例,强化数形结合;综合归纳应用,促进探究式学习。
【关键词】 数形结合 初中数学 应用
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之中,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是重要的学习阶段。教师除了需要对学生传授相关的理论知识之外,还需要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考能力。注重学生能够自我思考,并且提出疑惑,并且能够根据疑惑进行相应的自我探究的能力。数形结合的思想是数学学习之中重要的数学理论方法,有着很强的实践意义和解题的价值。在进行相应的解题的过程之中,需要借助数形结合的思想准确理解并且回答相关的问题,提升数学课堂的效率。
一、数形结合思想内涵
学生在进行初中数学解题的过程之中常用的方法便是数形结合的方法,此种思想方法主要是依据实际问题的已知的条件和需要求得的结论之间的内在的来逆袭,并且将数量关系与几何图形之间的进行一定的结合,进而找到问题的答案的方法。数形结合的研究之中,需要运用到很多元素,比如角、线、线段和多边形、常见的几何图形,构建出合理的空间观念。具体而言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的结合:一是同函数相关的几何图形的结合;二是根据数学问题构建起空间概念,并且利用图形的转变与数学方程问题的构建出实际方法;三是一些函数、不等式、二元一次方程以及几何图形等数学题目可以建立起一定的代数的模型,将数形结合思想应用到模型之中;四是把图像形式呈现于数形结合的实际问题之中。经由数形结合的思想,可以将数学题目进行一定的量化的处理,使得抽象尽量具体可感,并且能够提升自身的学习的效率。
二、数形几何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之中运用的策略
(一)数形结合思想在实际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能够使得数学问题变得形象和生动,并且能够找到解题的关键,提升学生解题的正确率。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维转换的能力并且加强学生的逻辑推理的能力,合理把握数学的本质属性,使得数形结合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具体可感且实际的解题思路和相关的材料,将“数”和“形”两者进行优势互补,实现学生数学思维的开发,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的能力,使得教师的课堂的教学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数形结合思想在数学问题的思考和数学问题分析方面的应用
数学学科同学生的日常生活有着一定的密切的联系,很多生活之中的数学实例便能够体现数形结合思想的存在。例如,天气的气温的变化,学生在进行广播体操的时候的站位。这些生活的实例都能够很好的使得学生应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并且使得学生形成较为合理与科学的价值的思维的提升。
(三)数形结合思想在解决问题之中的应用
教师在进行数形结合的思想渗透的时候,需要根据数学思维之中已有的材料进行相应的加工和学习,并且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合理的转换。比如,可以利用数学符号进行构建图形,并且可以利用图形进行题目信息的解读,利用已有的基础知识进行一定的概括性的基础知识的导入,突出概念知识的学习等。
三、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的应用
(一)注重思想引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之中,应该时常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并且使得学生在接触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时候便能够充分运用、吸收和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并且注重在课堂教学的初期,使得学生能够熟悉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熟悉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的方法,并且穿插一定的与生活相关的有趣的环节,比如趣味游戏、数学家故事、金融理财和银行交易等与数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在进行函数的讲解的过程之中,注重函数规律的探求,并且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将函数的美体现与勾画出来。
(二)利用记忆概念,促进方法形成
初中数学之中有很多抽象的概念和相关的公式需要一定的记忆,并且需要在进行记忆的基础之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与分析问题。教师在进行初中数学讲解的过程之中,少数学概念和数学公式的讲解占据了大部分的时间,但是这样收到的效果却也不尽如人意,这样的使得学生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且产生了一定的厌学的心理。数学之中,如若运用到一定的数学符号并且将图形最大限度展现出数学规律,便可以能够使得学生有着较为快速且高效的认识,促使学生能够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进行相关的学习。
(三)设定教学案例,强化数形结合
教师在进行日常的教学的引导过程之中,需要不断设定教学案例,并且对学生的学习进行不断的强化,学生通过进行相应的优化的学习,并且进行题目的解答和回应,实现学习之中问题自我动手的推算。教师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之中,注重案例的分析和优化教学的设计。
(四)综合归纳应用,促进探究式学习
数学题目总是具有着一定的新颖性和规律性,并且有着一定的发散性。教师需要基于解题的思路出发,并且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强化对于知识点的认识,实现对于知识点的把握。教师需要结合数学的实际进行情境的创设,并且根据题目进行探究式的团队的建设,由此帮助学生总结数学知识,学习数学原理并且探究数学规律。
结束语
初中数学的学习有着很多的方法,数形结合始终是解答数学题目的关键,并且能够实现对学生的引导,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题的能力。作为数学老师,应该向学生传授一定的数学相关的思维,并且实现数形结合的思想的应用和实践,使得学生能够在解题的时候达到事办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董连春,曹一鸣,胡琴竹等.初中数学合作学习中教师干预的案例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3,(6):68-71.
[2] 周九诗,王延文.中英初中数学教科书难易程度的比较研究--以中国“人教版”和英国《数学连接》为例[J].数学教育学报,2013,(3):18-23.
[3] 陈淑仪.初中数学目标教学改革的实验研究——“四步三方”教学模型初构[J].教育导刊(上半月),2013,(5):32-36.DOI:10.3969/j.issn.1005-3476.2013.05.008.
[4] 杨慧娟,裴昌根.60年来初中数学教材编写的历史沿革与启示——以人教版为例[J].数学教育学报,2011,20(2):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