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农村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存在问题得到了业内的广泛关注,研究其相关内容,并提出合理化的策略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农村初中历史教学相关内容做了概述,分析了农村初中历史教学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并结合相关实践经验,分别从多措并举增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及主动积极开展历史教学研究等多方面,研究了如何突破当前农村初中历史教学的困境。
关键词:农村;初中历史;教学问题;策略
一、前言
作为农村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方面,教学过程中的存在问题至关重要。该项课题的研究,将会更好地提升对该项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分析与掌控力度,从而通过合理化的措施与途径, 进一步优化初中历史教学的整体效果。
二、农村初中历史教学概述
从城市和农村的角度进行分析,农村较城市比较而言隶属于经济不发达地带,其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和城市都有一定的差距性。因此,导致了其教学效果和城市的教学效果也有着很大的差异性。就此,本论文着重从农村历史教学所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合理的建议,以期能从总体上改变农村初中历史教学所存在的不足,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一些较为偏远地区的农村,因为经济发展比城市经济发展落后,导致了教学资源和师资队伍呈现着不良的现象。甚至很多农村都没有博物馆以及图书馆等硬性的教学资源,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仅依附于书本上的知识这对于学生的知识面的扩展产生了消极影响。因此,农村孩子在学习历史学科的过程中,对历史了解甚少并且在初中学习期间才开展历史教学课堂,这一系列的不良因素造就了农村历史教学的特点。
三、农村初中历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1、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形成的问题。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大部分地区的历史教材也随之换成了新课标版的历史教材,与之前的历史教材存在着诸多方面的差异,教材换了新的,但是教师却没有换,与其说换教师,但不如说更新教师的知识储备或者教学思维。教师的知识储备还是以前历史课本的内容,教师的教学模式也还只是局限于教师读课本,学生画课本的机械学习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已经不适用于新课本,因为新课本在内容上做了删减,与原来的内容相比有了很多的缩减,所以教师不可能再在课本上找到更丰富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存在很多的历史知识储备。而现实却是教师习惯了原来照着课本上课的轻松,脑中的知识储备根本没剩下多少,这就形成教师上课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学生听课听得云里雾里,前后衔接都困难的局面。这就是历史教师一大片,好的历史教师却寥寥无几。
2、忽视历史课的重要性。历史课是一门非常重要的社会性科目,在小学社会学中稍有接触,初中历史从人类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历史等三个方面对全球人类几个重要的历史阶段加以收录形成一门比较全面的历史科目。学好历史,不仅能在学业水平测试中夺得有意的成绩,更重要的是陶冶情操、修身养性,使一个人变得才华横溢,积极乐观,出口成章。但是,有些人却觉得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再回过头学习以前的历史对我们的进步毫无用处。并且在中学升学考试中历史所占比重较之前有所下降,这更成为一个人忽视历史的借口所在。
3、教师使用的历史教学方法有待改进。综上所述,教师和学生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不重视历史科目,自然也就不会花心思去研究历史教学,历史教学方法也就逐渐去向单一化、模板化。这样形成的一个恶性循环,无疑会将历史教学推向绝境。对大多数历史教师而言,教历史课没有方法可言,大都是读读课文,画画重点,背背内容。
四、如何突破当前农村初中历史教学的困境
1、多措并举增强师资队伍建设。首先,要保证有一定数量的专任教师、骨干教师,历史专业出身的教师原则上应当专门从事历史教学,还要培养一批在历史知识方面较为丰富、历史教学研究方面比较深入的骨干教师,形成以专业出身的教师和骨干教师为龙头,带动其他教师共同发展的优质师资队伍。其次,要重视历史教师岗位培训工作,在业务能力培养方面积极鼓励教师参加上级组织的脱产培训、跟班学习、教学观摩等,培养一批在本校、本区域有影响力的教学能手,并在本校范围内开展培训。另外,还要重视专业师资力量的引进。
2、主动积极开展历史教学研究。在历史教学中,广大农村初中历史教师一定要主动深入研究教学经验和方法,要主动汲取外地外校在历史教学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将他人经验技巧加以消化吸收,为己所用,这也是提高历史教学成效的重要方面。学校应当鼓励教师通过网络学习、订阅教学刊物、浏览教学网站等多种方式,积极搜集历史教学经验,将先进的经验与本校教学联系起来,加以消化吸收和运用,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够养成博采众长的良好习惯,这对于提高历史教学效率有较大帮助。
3、丰富载体推进校内教研活动。校内教研最为直接有效也更加形象直观,是提高历史教学成效的有效抓手。每一位历史教师都要积极参与学校教研组的教研活动,学校也应当通过校长室、教导处、教研组、备课组等扎实有效组织开展、监督校内教研。首先,教研活动计划要更加具体、更具可操作性。要结合历史教学内容、历史教师能力制订切实可行的教研计划,计划要细化到时间节点,细化到活动方式、内容,细化到责任人员,体现教研项目化、项目节点化、节点责任化。其次,要对教研活动的形式、内容进行丰富。教研形式既可以通过座谈会、研讨会、教师沙龙业务学习等方式进行,也可以通过实践课、观摩课、微型课、说课等方式进行,努力为广大教师提供更加生动的教研教改活动,让教师在这样的活动中得到提高。
4、与时俱进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教师在教学中不能采取一言堂的灌输模式,要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思维状态,让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研究,踊跃发言、拓展思维,保护他们在历史学习中创新的智慧火花。教师还要通过现代信息手段演示设置情境,以及组织研讨专题活动等方式,赋予初中历史课堂更多的活力,使历史教学呈现出更加活泼的良好状态。课堂教学改革是对学生积极性的激发和主体性的体现,教师一定要以此为目标和抓手,扎实有效推动教学深入进行。
五、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农村初中历史教学问题与策略的研究分析,对于其良好教学效果的取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生活实际举例,适度降低起点,分散难点,兼顾后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