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新课程改革在当前教育领域开展的如火如荼,初中政治教学开展也迎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初中政治教师应当勇于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理念的枷锁枷锁局限,积极改革创新自身教学方式,拓展发散创新思维,树立新型的教育理念从而丰富自己教学开展内容,增强自己课堂教学趣味性以及不断创新具体应用教学手段,立足学生实际综合素质能力,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基本要求,促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思想观念意识。
【关键词】 新课改 初中政治 策略 途径
经济全球化飞速发展,人们获取知识渠道途径可谓是丰富繁多,初中学生处于青春发育的宝贵时期,是世界观、社会观、价值观形成的黄金时期,教师应当真正意识到开展初中政治教学的重要性,不断地发展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促进培养初中生思想意识发展。注重政治教学应当把握当今新课改的教育背景,进行教学观念的改革创新,提升学生政治学习效率以及政治学习成果,树立正确思想道德观念。本文就当前初中政治教学现状展开探究讨论,阐述有效政治教学策略措施。
1、优化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
只有符合学生需求、满足学生自身发展条件、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才称得上是良好有效的政治教学。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阶段,对身边的事物有着极大的好奇心,初中政治教学要致力于丰富教学方法,克服传统教学一味教师讲授知识的教学模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发挥课堂主体地位的作用,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例如:在《珍惜无价的自尊》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先播放一个有关不尊重他人自尊的短片,放映结束后让学生讨论看完短片的感受,并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生活中哪些是伤害他人自尊的行为。在充分理解“自尊”后,学生才能够有效记忆书本中所传授的知识,学会如何更好地尊重他人。另外,在选择教学补充材料的时候尽量选取与学生相关的资料,例如:生活新鲜事,身边大小事,而不是叙利亚难民之类的沉重话题,这样才能吸引学生参与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2、设计好新课的引入,扩展学生思维空间
在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探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途径和方法,紧扣住四个环节:设计好新课的引入,扩展思维空间;利用好文中的“小栏目”,培养发散性思维;搞好实践活动,培养创新思维;设置灵活多样的练习,检验教学效果。教师应从实际出发,精心备课,既备教材,又备学生,特别是新课引入一定要设计好。每一节新课前,我尽可能采用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入手,如引用漫画、小品、故事等不同的形式来引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例如,在讲“消费者权益时”时,引用一幅漫画《该找谁》,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漫画反映了什么?怎样制止此类现象的发生?漫画导入,设置情境,引发学生思维,激发探索法律为什么要规范经济行为以及怎样规范经济行为等问题的兴趣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在采用漫画、小品、故事等不同的形式导入新课,扩展了学生思维空间,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创设课堂情境以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兴趣作为人的心理特征之一具备强烈的倾向性,因此也被视为学生最好的老师。而如何才能让学生产生学习热情以及强烈求知欲望呢?结合教学实践经验笔者发现,只有学生在对特定事物表现出极强的兴趣以及浓烈的探索欲望情况下,教师才能给予学生以有效引导,由被动感知转化为主动探索。但是思想政治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其教学内容与其他学科相比显得尤为枯燥乏味,对此教师应善于通过不同方法和手段合理引导学生,以便于提高政治课堂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情景教学是近年来应用较为普遍的一种教学方法,其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给予了较多重视,强调教师应从教学内容出发,有目的、有意识地充分利用名人小故事、寓言故事以及笑话等素材创设富有趣味性的课堂情境,以便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在和谐、自由、互动式教学过程中自然掌握教材知识。以九年级全一册第五课《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章节教学为例,笔者在课前搜集整理了大量资料,并在课堂上论及民族精神时一一列举出来,例如汶川地震以及鲁甸地震时灾区人民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与援助下奋勇抗争、携手抗灾的场景,并选择其中一部分富有代表性的人物故事讲述给学生,并通过多媒体播放图片、视频等素材。学生们在此过程中充分感受到了中华儿女在面对特大地质灾害时生死与共、同舟共济的民族精神,深刻认识了灾区人民众志成城、万众一心的团结意识。课堂内容得到丰富和延伸,学生热情与积极性也得到激发,有效保障了教学效果。
4、创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处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去学习,人就会变得放松,也就会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就像初中的政治教学也是如此。作为一个老师,我们应该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我们应该学会将课堂变得更加有趣,改变传统的板书或者数字媒体教学。如果课堂上没有了以前的因循守旧和死板的文字,学生们是不是会变得更加积极的投入到课堂中去呢?同时我们也可以采用分组的形式,使学生们懂得团结合作的概念,然后通过辩论的方式解决问题。
5、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是解决政治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关键,只有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才能够很好的开展教学活动,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开展多样化的教学,充分的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使得教学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首先,教师要认真的学习新课标精神,认识到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并积极地寻找改进方法;其次,教师在教学中要树立学生主体意识,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这就要求教师要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学生,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家庭背景以及学习基础等等,在充分的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才能够有效的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真正的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第三,教师在教学中要关心时事政治,将有意义的政治信息和政策和学生一起交流,不再将教学的内容仅仅局限于教材,进而促进教师教学方法的改变;第四,学校或当地的教育部门要定期的开展教师教育培训活动,让教师积极的参加,在不断的交流和探讨中提升教师的素养,更新教育教学的观念。
实践表明,新课改形势之下,初中政治教师应当更加关注政治课程教学的创新性,不断结合学生实际生活,凸显政治教学与学生实际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良好道德修养养成的必要性以及重要影响。教师应当积极对教学方式进行调整改革,为我国培养更多的社会新型综合性人才,结合当前政治教学所出现的不足问题从而采取具体针对性措施,促进我国初中政治教学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江万生.论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政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J].改革与开放,2011.12:168
[2] 饶伟清.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政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J]. 赤子(中旬),2014.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