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答案网! 请  登录  |  免费注册   收藏本站Ctrl+D    
答案网
 
 网站首页 | 经典美文 | 精短美文 | 山水美文 | 生活随笔 | 现代诗歌 | 短篇小说 | 哲理小故事
 栏目类别:经典美文

年货记忆

作者:迟子建  更新时间:2018/2/10 21:08:00  浏览量:2515

  我对年货的记忆,是从腊月宰猪开始的。(开篇简练,统领下文。)

  有了猪肉,除夕夜的肉馅饺子就有了主心骨。可光有肉还不行,那夜的餐桌上,还必须有鸡、有鱼、有豆腐、有苹果、有芹菜和葱。鸡是“吉利”,鱼是“富余”,豆腐是“福气”,苹果是“平安”,芹菜是“勤劳”,葱则是“聪明”,这些一样都不能少!过年不能吃酸菜,说是“辛酸”,白菜也不能碰,说是“白干”。(先罗列年货,再从谐音角度诠释民俗,读来生动有趣。)

  腊月宰过猪,就得宰鸡了。宰猪要请屠夫,宰鸡一般人家的女主人就能做。鸡架在霜降時,就从院子抬进了灶房,跟人一起生活了。这些过冬的鸡,基本都是母鸡,养它们是为了来年继续生蛋,而鸡架里的大公鸡,不过一两只,主人留它们,是为了年夜饭,所以只能活半冬。公鸡死后,我们会把它身上漂亮的羽毛拔下来,以铜钱为垫,做鸡毛毽子,算是女孩子献给自己的年礼吧。(此段先写宰猪再写宰鸡,层次分明。)

  年三十餐桌上的鱼,通常是冻鱼,胖头鱼、鲅鱼、刀鱼之类。这是供给制时代能够买到的鱼。做鱼不能剁掉头尾,说是“有头有尾”,年景才好。女主人的菜刀要是不慎伤及头尾,就会很慌张,担心未来的日子起波折,所以过年时的菜刀不敢磨得太快。(“有头有尾”本是形容写文章的,这里用作年俗,别有一番趣味。)

  小镇有两个豆腐房,得到豆腐除了用钱,还可用黄豆换。一般来说,换干豆腐,比水豆腐用的黄豆多。男人们扛着豆子去豆腐房时,你从他们肩上袋子的大小上,就能看出这家过年需要多少豆腐。莹白如玉的水豆腐进了家门,无非两种命运,一种切成小方块进了油锅,炸成金黄的豆腐泡,另一种则直接摆在户外的木板上,等它们冻实心了,装进布袋,随吃随取。(“换豆腐”算是那个年代特有的记忆吧,这也让“年味”更足了。)

  (有删改)

  【赏析】

  年货是过年时的必需品,作者回忆往昔,从年货入手,写出了那个年代“年味”的浓郁,让人刻骨铭心。

 上一篇:初相遇
 下一篇:温暖的轮回
 迟子建的其它作品      查看更多……
 经典美文推荐
 短篇小说推荐
 诗歌推荐
 精短美文推荐
 山水美文推荐
 生活随笔推荐
CopyRight @ 2007-2015   美文网 www.zqnf.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