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下午
透过玻璃,看窗外
阳光静静地在枝头交谈。
枯草也有了一份低处的精神
它们身着一层很薄的黄金
在近地面上开个小会。
在冬雪来临之前
它们有了自己的道路
要走。我在想入夜之后
趁着夜色,一定会有神佛到来
接走那些天真的孩子。
冬天的午后
站在阳台上
我们能够真实地体会到
“阳光离去的速度”。
我回到一本书中
添加一件外衣。像一株冬草
继续自己的阅读生活。
【卢辉评赏】“枯草也有了一份低处的精神”!诗歌写作,要的就是物象在瞬间的“诗性闪电”。那时,“被照亮”的首先是自己,那叫穿越和自明。试想一想,就是这样一个“枯草”的物象:“它们有了自己的道路”,有了自己叶脉的“神经线”,我把它们看成物象存活的“脉冲”“复活”的细胞和“人文”的回归。不错,诗人要让这些近乎沉睡的“枯草”在顷刻间像魔幻一般复苏,让我们能够在枯草的身上真实地体会到“阳光离去的速度”。是的,枯草孕育着生命,堆垒起时空;枯草凝集了时光,见证着生命。人与正是将这些看似无生命的枯草人格化、立体化、时空化、意志化,使枯草“脱草”而出,羽化登仙,重新走在辉煌的、浩瀚的、绵长的生命之路,“继续自己的阅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