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概念
1、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事物:这里说的事物,泛指一切思维对象。即指客观世界的事物。如:日、月、风、雨等,也指存在于主观世界的事物,如:思维、认识、仇恨、友谊等。
属性:任何事物都有其性质,如太阳的明亮,山川的雄伟,英雄的伟大等。事物与事物之间存在这样那样的关系,如大于、等于、支持、反对等。事物的性质和事物间的关系统称为属性。
本质属性:事物的属性有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的区别,所谓本质属性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属性。例如,有思维、有语言、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这是人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属性,因此是人的本质属性。而有眼睛、有耳朵、有四肢这样的属性,不但人具有,某些动物也具有,因此是人的非本质属性。
概念的客观性和主观性:
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反映 与被反映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反映来源于被反映者,没有被反映者就没有对于被反映者的反映,这说明反映具有客观性;但反映又不同于被反映者,反映是人对被反映者的一种认识,因而具有主观性。
概念的作用
概念是思维的产物,它凝结着人们在一定阶段上对于对象认识的成果。例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概念就有非常丰富的内涵,它凝结着人们对社会主义的中国经济建设、经济发展模式和道路的认识成果。
概念是思维的起点,是人们进行判断和推理的基本要素。它是思维形式的基本单位,由概念组成判断,再由判断组成推理。没有概念,就无法进行思维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