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
1.感性具体
(1)感性具体的含义
感性具体的认识是一种直观的整体表象,是事物多种多样的现象和外部联系在头脑中的反映。
(2)感性具体的局限性
感性具体只停留在事物的外部形象上,还没有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本质,没有把握本质与现象相统一的事物整体,因而它对事物的认识还不完全。
2.思维抽象
(1)思维抽象的含义
思维抽象是指从多样性统一的事物整体 中抽取某一方面的本质规定,或者从事物个性中抽取其共性的思维活动。
提示 实践的需要不同,抽象的目的和内容也就不同,既可以从事物整体中抽取某一部分、抽取事物某一方面质的规定性,也可以从事物个性中抽取某种共性。
(2)思维抽象的环节
① 分离是思维抽象的起始环节。②提纯是思维抽象的关键环节。③简略化是表述思维抽象结果的环节。④理想化是思维抽象的一种特殊形式。
二、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
1.思维具体
思维具体是指在理性认识的层次上反映事物整体的认识,是人们在思维中把事物各个方面的本质规定 按照其内在联系综合起来,形成关于事物整体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提示 思维具体是思维活动的结果,而不是起点。
2.从思维抽象发展到思维具体的环节
(1)要选择一个合适的上升起点。这样的起点应是某一认识领域里最简单、最基本的概念,是对研究对象的基本单位的反映。
(2)随着认识的深化,起点中所包含的种种矛盾会逐一地展现出来。这些矛盾是认识深化的环节,也是思维从抽象逐步走向具体的桥梁。
提示 思维从最一般的抽象规定开始,通过各个上升环节,达到再现事物多样性的统一,最终完成的思维具体是飞跃的终点。
(3)感性具体、思维抽象与思维具体之间的关系
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再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 ,思维过程的这两个阶段相互依赖、不可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