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答案网! 请  登录  |  免费注册   收藏本站Ctrl+D    
答案网
  

 答案网首页 | 知识点首页 | 语文知识点 | 数学知识点 | 英语知识点 | 历史知识点 | 政治知识点 | 物理知识点 | 化学知识点 | 生物知识点 | 地理知识点 | 知识点梳理
 栏目类别:知识点 >> 初中 >> 历史

文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大篆)

更新时间:2016/7/22 14:17:00  手机版

  甲骨文:主要指中国商朝晚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或者记事在龟甲或是兽骨契刻的文字,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今天的汉字也与甲骨文有渊源关系。

  卜辞:商朝王室将占卜结果刻在龟甲或兽骨之上,成为一段或长或短的记事文,称为卜辞,甲骨卜辞记录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政、治经济情况,对研究商朝历史有着重要价值。

  金文:金文是指铸刻在商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称钟鼎文。

  大篆:大篆是西周晚期普遍采用的字体。

  汉字与甲骨文的渊源:

  甲骨文是汉字的书体之一,也是现存中国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从殷墟出土的大量刻有卜辞的甲骨,这些字都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从甲骨已被识别的约1500个单字来看,它已具备了“象形、会意、形声、指示、转注、假借”的造字方法,很多字都是汉字的雏形。这些都是说明了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甲骨文和汉字的对照表:

  殷墟:

  殷墟是中国商代后期都城遗址,位于中国河南安阳市殷都区小屯村周围。殷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遗址。殷墟的发现和发掘被评为20世纪中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首。2006年7月13日,殷墟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上一篇:郑国渠
 下一篇:小篆和隶书
 初中历史知识点推荐
 高中历史知识点推荐
CopyRight @ 2018   知识点 www.zqnf.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