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答案网! 请  登录  |  免费注册   收藏本站Ctrl+D    
答案网
  

 答案网首页 | 知识点首页 | 语文知识点 | 数学知识点 | 英语知识点 | 历史知识点 | 政治知识点 | 物理知识点 | 化学知识点 | 生物知识点 | 地理知识点 | 知识点梳理
 栏目类别:知识点 >> 初中 >> 历史

北方的统一

更新时间:2016/7/22 15:59:00  手机版

  北魏建立和统一北方:

  鲜卑拓跋氏原来生活在大兴安岭北段,东汉末年向南迁移,逐渐成为塞上的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386年,拓跋珪在各部酋长的拥戴下,建立魏国,史称北魏。公元439年,魏灭北凉,统一了北方。

  南北朝:

  北魏统一北方后,从439-581年,大约与南朝同一时期,我国北方先后出现了少数民族建立的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5个政权,历史成为北朝。北朝与南朝长期对峙,合称为南北朝。

  公元386年-589年政权的演变:

  北魏前期封建化政策的内容、结果和影响: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时,任用北方士族崔浩、道士寇谦之进行封建化改革。

  政治方面:大量任用汉人、相对提高汉人地位。北魏政权中鲜卑贵族势力有所削弱,汉族地主的势力有所增长。

  经济方面:与民休息,不断减轻农民的负担。保护了封建农业的发展。这对于一个刚征服中原的游牧民族来说,是具有特殊意义的。

  文化方面:太武帝下诏书以道教为国教,提出“专以礼度为首”的要求,提倡儒学,建立太学,并要求王宫贵族的子弟到太学学习儒学。

  结果:由于崔浩、寇谦在改革的进程中以过于激进的手段进行封建化,导致鲜卑贵族不满,最终被太武帝杀害,改革以失败而告终。

  原因和影响: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民族矛盾还没有到达消解的程度,反对派过于强大,参与改革者力量比较弱小。改革成败系于皇帝一念之间,改革派的策略过于激进,也是导致失败的直接原因。他们的改革活动代表了当时历史发展的方向和民族融合的趋势,并留给后人许多启示,也为后来孝文帝的改革提供了基础。

 上一篇:淝水之战
 初中历史知识点推荐
 高中历史知识点推荐
CopyRight @ 2018   知识点 www.zqnf.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