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标点符号 | 用法说明 | 举例 |
句号 | 。 | 表示一句话完了之后的停顿。用于陈述句。 | 鲁迅先生是伟大的文学家。 |
问号 | ? | 表示一句话完了之后的停顿。 | 爬山虎的脚长在哪儿? |
用于疑问句、设问句和反问句。 | 没有那两只手,这里还不是一片荒坡吗? | ||
感叹号 | ! | 表示强烈感情的句子末尾的停顿。 | 啊,那么光明的世界! |
用于感叹句或者祈使句。 | 你给我滚出去! | ||
逗号 | , | 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 | 我爱花,所以也爱养花。 |
冒号 | : | 表示提示下文或总括上文。 | 老师说:“汤姆是一个好孩子。” |
表示提示语后的停顿。 | 菜架上摆满了蔬菜:菠菜、芹菜、西红柿…… | ||
分号 | ; | 表示一句话中间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分号表示的停顿比逗号大。 | 学三个月的,手艺扎根在眼里;学三年的,手艺扎根在心里。 |
书名号 | 《》〈〉 | 表示书籍、文件、报刊、文章等的名称。 | 《少年闰土》选自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 |
书名号里还有书名号时,外面一层用双 | 教委主任亲自撰写了《<少年文艺>》发刊词。 | ||
省略号 | …… | 表示语言的省略部分。 | 动物园里有大象、老虎、狮子……多种动物。 |
表示语气的断续、延续 | 他用微弱的声音说:“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 | ||
顿号 | 、 | 表示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的停顿。 | 铅笔盒里有铅笔、尺子、橡皮和圆规。 |
引号 | “” ‘’ | 表示引用的部分。 | 爸爸说:“你们爱吃花生吗?” |
表示特定的称谓或需要着重的词语。 | 詹天佑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 | ||
表示讽刺或否定的意思。 | 整天吃吃睡睡不干活,你可真“勤快”呀! | ||
引号里面还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 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 | 他问:“老师,‘垂头丧气’的‘垂’是什么意思?” | ||
破折号 | —— | 表示解释说明 | 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2000年6月1日。 |
表示话题突然转变。 | 那个书包很漂亮,而且装有很多东西——现在不见了! | ||
表示声音的延长。 | 老师大声喊道:“预备——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