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答案网! 请  登录  |  免费注册   收藏本站Ctrl+D    
答案网
  

 答案网首页 | 知识点首页 | 语文知识点 | 数学知识点 | 英语知识点 | 历史知识点 | 政治知识点 | 物理知识点 | 化学知识点 | 生物知识点 | 地理知识点 | 知识点梳理
 栏目类别:知识点 >> 初中 >> 历史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更新时间:2016/7/25 14:11:00  手机版

  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改革开放后,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得到加强,城镇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健全,医疗保险制度也迈开了步伐。

  社会保障的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1、改革开放前:

  城镇职工的医疗费用由职工单位支付,称为“公费医疗”这种医疗制度往往使单位不堪重负,而且造成了很大的浪费。

  2、改革开放后: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走向成熟,目前,全国所有城市和县级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镇全部建立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全面启动,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取得初步成效。

  3、意义:

  城镇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医疗保险制度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需要的一种保障制度体系,也是政府尽最大努力保障人民利益的执政理念的体现。

  考点拓展:

  社会保障制度是在政府的管理之下,以国家为主体,依据一定的法律和规定,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以社会保障基金为依托,对公民在暂时或者永久性失去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生活发生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用以保障居民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社会保障制度是通过集体投保、个人投保、国家资助、强制储蓄的办法筹集资金,国家对生活水平达不到最低标准者实行救助,对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的人提供基本生活保障,逐步增进全体社会成员的物质和文化福利,保持社会安定,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

 初中历史知识点推荐
 高中历史知识点推荐
CopyRight @ 2018   知识点 www.zqnf.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