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答案网! 请  登录  |  免费注册   收藏本站Ctrl+D    
答案网
  

 答案网首页 | 知识点首页 | 语文知识点 | 数学知识点 | 英语知识点 | 历史知识点 | 政治知识点 | 物理知识点 | 化学知识点 | 生物知识点 | 地理知识点 | 知识点梳理
 栏目类别:知识点 >> 高中 >> 历史

日军的滔天罪行(南京大屠杀、潘家峪大扫荡、七一三部队对中国人的杀害)

更新时间:2016/7/26 12:24:00  手机版

  南京大屠杀:

  1937年12月,日本攻陷南京,对南京和平居民进行大屠杀,被杀害的总计三十万人以上。

  潘家峪大扫荡:

  1941年,日本在河北丰润县潘家峪村屠杀村民1200多人。

  “七一三部队”:

  日本侵略者在中国东北成立专门研究细菌的“七一三部队”,用中国活人做试验。

  日军南京大屠杀:

  1938年12月13日,日军攻占南京。在日军华中派遣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六师团长谷寿夫指挥下,侵略军进行了长达六周之久的烧杀抢掠,对中国军民犯下了滔天罪行。根据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调查报告:无辜的南京居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被集体杀害,并焚尸灭迹的有十九万多人;被零散屠杀,尸体经慈善团体掩埋的有十五万多人,总共有三十多万人丧生。在南京城郊,侵略军大肆洗劫机关、仓库、商店、民宅、村舍,古玩文物,鸡鸭猪牛、粮食蔬菜,无所不抢。全市约有三分之一的建筑物被日军烧毁。这就是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

  日本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

  1、表现:

  (1)军事上:不断扩大侵华战争: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

  (2)政治上:实行“以华制华”政策,利用汉奸,扶植傀儡政权。

  ①在华北:推行“治安强化运动”,企图肃清沦陷区内的抗日力量。

  ②在华中:发动“清乡运动”,对抗日爱国人士实行恐怖政策。

  (3)经济上:野蛮的经济掠夺。

  ①方针:把沦陷区经济变为自己的附庸经济。

  ②表现:

  农业:强占耕地,低价收购农产品。

  工矿交通运输业:定为“统制事业”,由日本专营公司。

  金融业:抢占银行,掠夺金银和现款;开设金融机构,滥发伪币;印制军用票;增加苛捐杂税;

  劳动力:大肆掠夺劳动力。

  (4)文化教育上:推行奴化教育,实现其同化政策。

  2、影响:

  日本达到了的目的,沦陷区成为补充日本侵华不足的基地。 沦陷区人民过着的生活,中共领导了各种形式的斗争。

  揭露日军侵华的暴行:

  日军侵华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如:

  (1)军事上:不断扩大侵华战争: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

  (2)政治上:实行“以华制华”政策,利用汉奸,扶植傀儡政权。

  (3)经济上:野蛮的经济掠夺。

  (4)文化教育上:推行奴化教育。

  这里学习的关键是要结合事例对日军侵华的暴行进行深刻的揭露,如南京大屠杀、细菌战和毒气战。要把南京大屠杀作为揭露日军暴行的学习重点。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占南京后,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事件。对于这段史实,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战后中国在南京、上海、北京等十个地方成立的审判日本战犯法庭均认定:侵华日军在南京对手无寸铁的无辜平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军人,进行了疯狂屠杀。总计被集体屠杀者19万人,被分散屠杀者15万人,被害总数30万以上。此后的半个多世纪,不断发现的大量史料一再证实这两个法庭对南京大屠杀案件判决的正确性。然而日本右翼势力却全然不顾事实,一再制造事端,妄图掩盖军国主义犯下的滔天罪行。日本右翼否认侵华历史也总是从否认南京大屠杀做起。其卑劣手法有二:

  一是以质疑三十多万被害者人数来否定大屠杀本身的存在;

  二是以战争中有伤亡乃天经地义、日本人也有伤亡为由否认屠杀罪行。如日本新编历史教科书称:“东京审判认定日本军队在1937年日中战争中占领南京时,杀害了大量中国民众。关于这一事件的实际情况,资料上有许多疑问点,有各种各样的见解,现在还在持续争论。”该书通篇渲染日本士兵和平民的伤亡人数,对亚洲各国的巨大损失和伤害情况却只字不提。

 上一篇:全民族的抗战
 下一篇:抗战的胜利
 初中历史知识点推荐
 高中历史知识点推荐
CopyRight @ 2018   知识点 www.zqnf.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