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答案网! 请  登录  |  免费注册   收藏本站Ctrl+D    
答案网
  

 答案网首页 | 知识点首页 | 语文知识点 | 数学知识点 | 英语知识点 | 历史知识点 | 政治知识点 | 物理知识点 | 化学知识点 | 生物知识点 | 地理知识点 | 知识点梳理
 栏目类别:知识点 >> 高中 >> 历史

伊朗巴布教徒起义

更新时间:2016/7/26 14:18:00  手机版

  伊朗巴布教徒起义:

  指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在伊朗的广大地区,饥荒和疫病接踵而至,南阿塞拜疆地区有二分之一的人口死亡。愤怒的群众不断发起暴动。下层阿訇的生活也日益恶化,痛恨封建主和高级阿訇的残暴统治,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发展把他们推到斗争的第一线,成了革命群众的代言人。他们以巴布教为旗帜,领导了反封建压迫和殖民奴役的人民起义。

  俄英等国对伊朗的侵略:

  1、1763年,英国强迫伊朗签定不平等条约,在波斯湾的布什尔等地设立商站,取得自由贸易和免交进口税等特权。从此伊朗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沙俄利用自己毗邻伊朗的有利条件,不断对伊朗发动侵略战争,大肆进行领土扩张。

  2、19世纪上半期,俄军两次打败伊朗军队,强迫伊朗签订不平等条约,规定将格鲁吉亚等地割让给俄国,伊朗放弃在黑海保有海军的权力,伊朗放弃在南高加索的一切权力,双方基本以阿拉斯河划定新国界,俄国独享在黑海拥有舰队的特权,俄国商人在伊朗可以不缴纳内地关卡税和其他一切杂税,俄国可以在伊朗各大城市自行设立领事馆,俄国臣民与伊朗臣民之间的一切诉讼必须由俄领事馆审理,伊朗各州官员如不履行条约,应立即撤职,等等。

  3、英国也不甘示弱,1800~1841年,迫使伊朗签定了4个不平等条约,英国获得了领事裁判权,输入商品值百抽五且豁免国内关卡各税,在大不里士和德黑兰等地设立商业代办处。

  此后,法美诸国也援例同伊朗签订了类似的不平等条约,使伊朗进一步沦为半殖民地。于是外国商品,特别是英国商品大量涌入伊朗,19世纪30年代,英国的纺织品占伊朗全部进口总值的90%。欧洲工业品的倾销,破坏了伊朗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传统经济结构,又没有建立新的经济结构,伊朗大批手工业者和中小商人破产,社会经济矛盾进一步激化。

  巴布教:

  巴布教是从伊斯兰教的一个教派发展起来的。它的创始人赛义德·阿里·穆罕默德,1820年出生于一个棉布商人家庭,后来他自己也曾经商5年。穆罕默德参加了一个伊斯兰教派,并成为该教派的首领。

  1、1844年,穆罕默德自称为“巴布”。“巴布”的意思是门,表示真主的意志要通过此门传达给人民。

  2、1847年,巴布自称“先知”,写了一本《默示录》。在《默示录》里,巴布宣称一切人都是平等的,并预言一个公正的王国即将到来。在这个公正的王国里,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一切非巴布教徒包括外国人在内的财产,都要没收过来,分配给巴布教徒。同时,巴布还提出许多符合商人利益的主张,如欠债必还,用法律手段限定高利贷的利息,统一货币制度,改善邮递方式等。起初,巴布只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国王和官吏身上,没有面向广大下层人民,影响还不太大。

  3、1847年,巴布被捕以后,巴布教徒也受到迫害。巴布教徒开始向下层人民进行宣传,开始逐渐赢得了广大人民的热情支持,巴布教的影响也日益扩大。

 初中历史知识点推荐
 高中历史知识点推荐
CopyRight @ 2018   知识点 www.zqnf.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