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答案网! 请  登录  |  免费注册   收藏本站Ctrl+D    
答案网
  

 答案网首页 | 知识点首页 | 语文知识点 | 数学知识点 | 英语知识点 | 历史知识点 | 政治知识点 | 物理知识点 | 化学知识点 | 生物知识点 | 地理知识点 | 知识点梳理
 栏目类别:知识点 >> 高中 >> 历史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南方谈话”)

更新时间:2016/7/26 15:22:00  手机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价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中去,并给企业以压力和动力,实现优胜劣汰;运用市场对各种经济信号反应比较灵敏的优点,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及时协调。

  计划经济体制:

  就是计划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而且几乎在全社会的范围内排斥市场机制调节资源配置的作用。在这种经济体制下,经济资源首先集中在政府手中,然后由政府根据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的需要,通过各级政府部门逐级向下分配,最终跟着下达给企业的生产计划分配到各个企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背景: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中国的改革开放面临着复杂的国内外形势。

  (1)国内:改革遇到重重阻力

  (2)国际: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

  2、过程:

  (1)提出:南方谈话

  (2)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基本框架确立: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决议

  (4)理论进一步完善:

  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

  十五大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体制

  (5)市场经济体系的基本建立:21世纪初95%以上的商品和资源实现了市场配置。

  3、历史意义:

  (1)调动了积极性,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2)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3)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

  南方谈话节选:

  十二大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十二届三中全会指出商品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

  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提出建立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

  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

  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中去,并给企业以压力和动力,实现优胜劣汰;

  运用时常对各种经济信号反应比较灵敏的优点,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及时协调。同时也要看到市场有起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必须加强和改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我们要大力发展全国的统一市场,进一步扩大市场的作用,并依据客观规律的要求,运用好经济政策、经济法规、计划指导和必要的行政管理,引导市场健康发展。

 初中历史知识点推荐
 高中历史知识点推荐
CopyRight @ 2018   知识点 www.zqnf.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