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答案网! 请  登录  |  免费注册   收藏本站Ctrl+D    
答案网
  

 答案网首页 | 知识点首页 | 语文知识点 | 数学知识点 | 英语知识点 | 历史知识点 | 政治知识点 | 物理知识点 | 化学知识点 | 生物知识点 | 地理知识点 | 知识点梳理
 栏目类别:知识点 >> 高中 >> 历史

毛泽东对革命道路的探索

更新时间:2016/7/26 17:41:00  手机版

  革命道路的探索过程:

  1、五四运动到中共创建时期(1919—1921年):

  1919年7月,湖南省学联刊物《湘江评论》创刊,毛泽东为主编和主要撰稿人。《湘江评论》“以宣传最新思潮为宗旨”。毛泽东为创刊号撰写创刊宣言及长短文二十余篇。

  1920年建立湖南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毛泽东参加中共“一大”,成为党的创始人之一。

  2、国民革命时期(1924-1927):

  (1)著作:《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2)思想:提出主张: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

  3、土地革命时期(国共十年对峙)(1927-1937):

  (1)著作: 1928年《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斗争》、1930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2)思想:“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理论。

  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条件:

  (1)国际环境: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马克思主义通过苏俄传入中国。

  (2)国内环境: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说明,革命运动的发展需要先进的科学理论来指导。

  (3)思想条件: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4)阶级基础:近代新的生产力的增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使中国工人阶级成为中国革命的动力和领导阶级。

  (5)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的发展。

  (6)毛泽东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不断探索。

  “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

  “工农武装割据”的内容包括:共产党领导下的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没有一支相当力量的红军和红军战争的胜利,就不能创建革命根据地和进行土地革命;土地革命是中国革命的中心内容,是广大农民的要求,没有土地革命,红军战争就得不到群众的支持,根据地也就不能巩固和发展;根据地建设是革命和革命战争胜利发展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不建设革命根据地,武装斗争就没有后方的依托,土地革命的成果就无法保持。

 初中历史知识点推荐
 高中历史知识点推荐
CopyRight @ 2018   知识点 www.zqnf.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