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答案网! 请  登录  |  免费注册   收藏本站Ctrl+D    
答案网
  

 答案网首页 | 知识点首页 | 语文知识点 | 数学知识点 | 英语知识点 | 历史知识点 | 政治知识点 | 物理知识点 | 化学知识点 | 生物知识点 | 地理知识点 | 知识点梳理
 栏目类别:知识点 >> 高中 >> 历史

南方谈话

更新时间:2016/7/26 17:43:00  手机版

  南方谈话:

  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先后赴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等地视察,沿途发表了重要谈话,称为“南方谈话”。

  谈话内容主要有6点:

  ①、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关键是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②、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要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不要纠缠于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讨论。改革开放的判断标准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现在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③、发展才是硬道理,要抓住有利时机,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发展经济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④、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必须始终注意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⑤、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要注意培养人,按照“四化”标准选拔人才进入领导层。要反对形式主义,学马列要精,要管用;

  ⑥、坚持社会主义信念,社会主义在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南方谈话”——邓小平理论成熟并形成体系的标志:

  1、含义:

  1992年春,邓小平在南方各地巡视,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称为“南方谈话”。

  2、内容:

  “南方谈话”回答了当时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一些重大认识问题。其中,重要的理论包括: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

  “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新概括;

  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等,都是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这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是一个巨大的历史性贡献。

  3、重要意义:

  (1)“南方谈话”使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坚持了正确导向,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出现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局面。

  (2)“南方谈话”把邓小平理论提到了新高度,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南方谈话”标志着邓小平理论成熟并形成体系。

  20世纪90年代初邓小平在南方各地的巡视:

  1992年,在国际上,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中国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大国,压力空前巨大。在国内,人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还没有解决,人们的思想仍然被束缚在姓“资”姓“社”的疑虑中。1月18日至2月21日,88岁高龄的邓小平在家人和有关人员陪同下,视察了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回到北京后,他又视察了首钢。在视察的过程中,邓小平就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国内外形势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

  “南方谈话”的思想精髓可以概括为如下几点:

  1)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2)把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问题加以集中提炼,突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走向共同富裕这两条。指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3)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进一步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4)明确提出两个“不等于”: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为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奠定了基础。

  5)强调发展是硬道理,在发展中生产力是根本,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讲综合国力、两个文明、全面发展。

  6)强调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切不可丧失机遇。

  7)指出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

 上一篇:中共十三大
 下一篇:中共十五大
 初中历史知识点推荐
 高中历史知识点推荐
CopyRight @ 2018   知识点 www.zqnf.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