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答案网! 请  登录  |  免费注册   收藏本站Ctrl+D    
答案网
  

 答案网首页 | 知识点首页 | 语文知识点 | 数学知识点 | 英语知识点 | 历史知识点 | 政治知识点 | 物理知识点 | 化学知识点 | 生物知识点 | 地理知识点 | 知识点梳理
 栏目类别:知识点 >> 高中 >> 历史

计算机和生物技术的发展

更新时间:2016/7/26 17:46:00  手机版

  “银河”系列计算机:

  1、信息技术的重大成就:

  (1)1983年,中国第一台“银河—I”型计算机诞生,每秒运算亿次;

  (2)1992年,“银河—Ⅱ”型计算机研制成功,每秒运算10亿次;

  (3)1997年,每秒运算130亿次的“银河—Ⅲ”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2、信息技术的重大意义:

  我国政府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在政治、军事、卫生、科技、文化等领域产生了深刻影响,实现了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生物技术的发展:

  1、成就:

  (1)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1965年,是世界上第一个蛋白质的全合成,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中国科学家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2)中国积极参与人类基因的研制:

  2、作用:

  为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和健康作出了贡献。

  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

  1990年10月,被誉为生命科学“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启动。

  1998年5月一批科学家在美国罗克威尔组建塞莱拉遗传公司,目标是投入3亿美元,到2001年绘制出完整的人体基因图谱,与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展开竞争。当年10月23日,美国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所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声明说,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全部测序工作将比原计划提前两年,即在2003年完成。

  1999年3月15日英国韦尔科姆基金会宣布,由于科学家加快工作步伐,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将提前至2000年完成。1999年9月中国加入人类基因组计划,负责测定人类基因组全部序列的1%,也就是3号染色体上的3000万个碱基对,使中国成为继美、英、日、德、法之后第六个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参与国,也是参与这一计划的唯一发展中国家。12月1日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联合研究小组宣布,他们完整地译出人体第22对染色体的遗传密码,这是人类首次成功地完成人体染色体基因完整序列的测定。

  2000年3月14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和英国首相布莱尔发表联合声明,呼吁将人类基因组研究成果公开,以便世界各国的科学家都能自由地使用这些成果。他们是针对一些私营生物技术公司为了商业利益而与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展开竞争,并试图将自己的研究成果申请专利而发出此声明的。4月6日塞莱拉公司宣布已破译出一名实验者的完整遗传密码。但不少欧美科学家对塞莱拉公司的成果表示质疑,认为该公司的研究“没有提供有关基因序列的长度和完整性的可靠参数”,因而是“有漏洞的”。4月末,中国科学家按照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部署,完成了1%人类基因组的工作框架图。5月,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时间再度提前,预计从原定的2003年6月提前至2001年6月。5月8日由德国和日本等国科学家组成的国际科研小组宣布,他们已经基本完成了人体第21对染色体的测序工作。6月26日各国科学家公布了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

 初中历史知识点推荐
 高中历史知识点推荐
CopyRight @ 2018   知识点 www.zqnf.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