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答案网! 请  登录  |  免费注册   收藏本站Ctrl+D    
答案网
  

 答案网首页 | 知识点首页 | 语文知识点 | 数学知识点 | 英语知识点 | 历史知识点 | 政治知识点 | 物理知识点 | 化学知识点 | 生物知识点 | 地理知识点 | 知识点梳理
 栏目类别:知识点 >> 高中 >> 历史

北魏孝文帝改革

更新时间:2016/7/27 10:34:00  手机版

  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土地制度的不同:

  (1)背景: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由于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生产力显著提高,促进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孝文帝改革:由于中原地区长期战乱,百姓流亡,存在大量荒地,同时内迁的少数民族也逐渐学会汉族的农耕生活。

  (2)内容:

  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允许土地买卖;

  孝文帝改革:推行均田制,规定按一定的标准,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土地不得买卖。

  (3)实质:

  商鞅变法:实质是推行土地私有制;

  孝文帝改革:实质是推行土地国有制。

  北魏孝文帝改革:

  一、阶段:

  第一阶段改革的重点是创建新制,主要措施有俸禄制、均田制、三长制、租调制。

  第二阶段改革重点是汉化政策,主要措施是迁都洛阳和移风易俗。

  二、主要内容:

  即制度的创新、迁都和移风易俗。

  俸禄制使北魏吏治好转,为各项制度建立实施提供了政治保障,均田制是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均田制和与之相适应的租调赋税制度一起构成了北魏政权的经济基础,从经济上保证了俸禄制的继续推行,同时也为三长制的实行提供了客观要求,而三长制的实行又保证了均田制和租调制的推行。总之,这些制度彼此影响,互相作用,有力促进了北魏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北魏的政权,为孝文帝后期推行更深层次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孝文帝假“南征”之名,行迁都之实的策略性,利用迁都避开了保守势力雄厚的旧都平城,减轻了改革的阻力,同时,加强了与汉族地主阶级的联系,为巩固改革成果和进一步推行深层次改革奠定了基础。他还崇尚中国文化,实行汉化,禁胡服﹑胡语,改变度量衡,推广教育,改变姓氏并禁止归葬,提高了鲜卑人的文化水准。是西北地区各民族陆续进入中原后民族融合的一次总汇,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这一切体现了一代帝王的远大抱负和雄才大略,孝文帝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少数民族政治家和改革家。

  三、成功:

  1、成功的原因:

  ①改革顺应了时代潮流;

  ②符合民族融合趋势和各族人民的愿望;

  ③符合统治者巩固统治的需要;

  ④孝文帝的胆略和卓越见识,冲破阻力,毅然改革。

  2、认识:

  ①先进必然战胜落后;

  ②改革必须符合历史潮流、顺应民意;

  ③任何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

  ④民族融合与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的。

  3、评价: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复苏和繁荣,加强了民族大融合,为国家结束分裂、走向统一和封建社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孝文帝是我国少数民族中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是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

 初中历史知识点推荐
 高中历史知识点推荐
CopyRight @ 2018   知识点 www.zqnf.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