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答案网! 请  登录  |  免费注册   收藏本站Ctrl+D    
答案网
  

 答案网首页 | 知识点首页 | 语文知识点 | 数学知识点 | 英语知识点 | 历史知识点 | 政治知识点 | 物理知识点 | 化学知识点 | 生物知识点 | 地理知识点 | 知识点梳理
 栏目类别:知识点 >> 高中 >> 历史

忽必烈立志变通更新

更新时间:2016/7/27 11:46:00  手机版

  忽必烈改制的原因

  1、忽必烈深受汉文化的影响,深感中原政治制度的先进,立志进行变通创新的改革。

  2、蒙古国疆域辽阔(“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但统治机构落后,须建立完善的国家机构加强统治。

  3、忽必烈即位前,蒙古旧俗阻碍社会发展。(屠杀、游牧)忽必烈即位前后,“汉法”与“旧俗”之争十分激烈。“汉法”是指中原地区先进的农业文化,即先进的封建文化;“旧俗”主要指蒙古地区的游牧文化,即落后的奴隶制文化。两者之争的实质是先进的封建社会制度和落后的奴隶制社会制度之间的斗争。 4、粉碎了顽固派的挑战,为改革创造了条件。

  5、汉族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鼓动。

  忽必烈改革的历史意义:

  1、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社会经济全面复苏;

  2、加强了中央集权、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促进了民族交往和中外交流;

  3、实现了更大范围的大一统,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改制的评价:

  1、在改革初期使得北方经济全面恢复。

  2、推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治。

  3、实行“汉法”加强民族交往和中外交流,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4、忽必烈的改革精神及吸收先进文化的大度值得我们学习。

 上一篇:戊戌变法
 初中历史知识点推荐
 高中历史知识点推荐
CopyRight @ 2018   知识点 www.zqnf.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