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答案网! 请  登录  |  免费注册   收藏本站Ctrl+D    
答案网
  

 答案网首页 | 知识点首页 | 语文知识点 | 数学知识点 | 英语知识点 | 历史知识点 | 政治知识点 | 物理知识点 | 化学知识点 | 生物知识点 | 地理知识点 | 知识点梳理
 栏目类别:知识点 >> 高中 >> 历史

法国共和制度的最终确立

更新时间:2016/7/27 12:39:00  手机版

  法国政治的基本特点;

  1、政权更迭频繁,政局动荡不安,频繁发生革命。

  2、共和制与君主制长期斗争,最终建立起民主共和政体。

  法兰西资产阶级共和制度确立:

  1、背景:

  ⑴187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建立;

  ⑵第二帝国覆灭后,在法国到底实行君主制还是共和制的问题上,在新选出的国民议会内展开了激烈斗争;

  ⑶共和派的力量不断加强,君主派因内讧力量削弱;

  ⑷主要原因:工业革命的发展

  2、过程:

  ⑴制定宪法:1875年宪法、(法律依据)

  ①内容:

  A规定法国为议会制共和国。

  B立法权方面采取了两院制, (包括参议院与众议院),立法权归于两院制议会,下议院由公民直接选举产生,上议院实行间接选举。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的决议案。众议院可以提出并通过法案,但受到总统和参议院的控制(参议院的主要作用是成为众议院和行政权的制衡力量。参议院与众议院共同行使立法权。)

  C行政权归于总统和部长行使。总统任期7年,可连选连任,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总统由两院联席会议共同选出,除叛国罪之外,议会不得强迫总统辞职,总统在政治上不对任何人负责。总统负责法律的执行,并拥有为此目的颁布法令的权力。拥有统率军队,总统还可以任命一切文职及军事官员以及缔结并批准条约,有特赦权,而且在参议院赞同下有权解散众议院。部长由总统进行任免。同时设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部长会议,由总统主持。

  D议院中拥有多数席位的政党组成内阁。内阁对议会负责,内阁总理由总统任命政党领袖担任,由总理组织内阁。

  ②意义:

  A共和派掌握实权,形成一统天下的局面;

  B确认在法国实行共和制,为共和国的存在提供了法律依据。限制了君主派的复辟活动。

  C 为共和制的最终确立奠定了基础。

  D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了参政机会,促进了法国工业资本的发展

  E与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帝制独裁对比,共和体制的确立是历史的进步,标志着法国人民反封建斗争任务的完成;

  ⑵ 最终确立:

  1879年初,共和派赢得法国总统选举。议会两院、内阁及总统职位已经全部为共和派掌握,资产阶级共和制在法兰西最终确立。

  3、影响:

  标志着法国人民反封建斗争任务的完成,为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法国共和制确立艰难的原因:

  1、历史因素:法国经历了近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封建主义在法国根深蒂固。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封建旧势力不甘心自己的失败,疯狂反扑。

  2、外来干涉:法国是欧洲大陆的核心国家之一,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引起欧洲封建君主国的仇恨和恐慌。于是他们组织反法联盟干涉法国革命,致使法国政局动荡不安。

  3、革命方式:法国大革命的艰巨性是欧美早期三次资产阶级革命中最突出的,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它的深刻性。革命的深刻性使法国大革命中的反抗力量特别顽固。

  4、资产阶级内部矛盾:法国资产阶级分成许多政治派别,他们不同的政治主张也增加了法国确立共和制度的困难。

  法兰西资产阶级共和制度确立过程: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颁布了体现摧毁君主专制要求的《人权宣言》,1792年,国民公会宣布废除帝制,成立共和国,即历史上的法兰西第一共和国。但由于资产阶级革命派内部的分裂及其政权的软弱,1799年被拿破仑推翻并建立独裁统治的帝国,史称法兰西第一帝国。1848年,欧洲革命爆发,巴黎发生起义,推翻“七月王朝”,再次建立共和国,即历史上的法兰西第二共和国。但不久,代表金融资产阶级和大工业家利益的路易·波拿巴利用农民的支持,攫取了政权,逐步建立独裁统治,并于1852年称帝,史称法兰西第二帝国。共和制的道路再次出现曲折与反复。1870年的普法战争,法国大败,法国人民又一次推翻帝制,第三次建立共和国,史称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接着,国民议会通过1875年宪法,确认实行共和政体,并通过选举,彻底击败复辟势力。1879年,共和制度在法国最终确立。

 下一篇:中体西用
 初中历史知识点推荐
 高中历史知识点推荐
CopyRight @ 2018   知识点 www.zqnf.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