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答案网! 请  登录  |  免费注册   收藏本站Ctrl+D    
答案网
  

 答案网首页 | 知识点首页 | 语文知识点 | 数学知识点 | 英语知识点 | 历史知识点 | 政治知识点 | 物理知识点 | 化学知识点 | 生物知识点 | 地理知识点 | 知识点梳理
 栏目类别:知识点 >> 高中 >> 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

更新时间:2016/7/27 14:17:00  手机版

  二次世界大战含义:

  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1945年),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所进行的规模最大的全球性战争。战争最高潮时全球有61个国家和地区参战,有19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交战双方是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法国等国组成的反法西斯同盟与以德国,日本,意大利等法西斯国家组成的轴心国集团。战火遍及欧洲、亚洲、美洲、非洲及大洋洲五大洲;交战双方同时也在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及北冰洋四大洋展开战斗。1945年5月8日,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事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概况:

  1、原因:

  ①根源:由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引起的。

  ②经济危机是加速二战爆发的重要原因。

  ③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内部隐含的矛盾的激化是二战爆发的诱因。

  ④法西斯侵略扩张势力,是二战的罪魁祸首。

  ⑤绥靖主义政府的影响:绥靖主义者充当了二战的帮凶。

  ⑥苏联客观上的绥靖主义作用。

  ⑦30年代各国的反法西斯斗争没有能够阻止世界局势朝着新的世界大战的方向发展。

  2、战争:

  (1)局部:

  ①对日本制造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国际联盟没有采取真正的制裁措施。

  ②对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英法控制的国联不把石油等战略物资列入对意大利的禁运范围;英国掌控下的苏伊士运河照旧供意军使用;美国推行“中立政策”,禁止美国船只向交战双方运送武器。

  ③对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英法采取所谓的不干涉政策;拒绝援助西班牙人民的政策;美国执行《中立法》,利利于叛军。

  ④慕尼黑阴谋:绥靖政策达到顶峰。

  ⑤二战爆发后:英法没有对德军发动大规模进攻,史称“奇怪战争”。

  (2)全面:

  ①爆发:1939年9月,德军突袭波兰,二战爆发。

  ②扩大:1941年6月,德军突袭苏联。1941年12月,日军突袭珍珠港。

  ③转折:中途岛海战、斯大林格勒战役、阿拉曼战役。

  ④胜利:1943~1945年,意、德、日先后投降。

  3、影响:

  ①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和灾难。

  ②摧毁了法西斯主义,争取和平进步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③沉重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

  ④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⑤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4、启示:

  ①全人类的共同利益高于一切。

  ②对邪恶势力不能姑息养奸。

  ③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

  ④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应该和平共处、进行合作。

  ⑤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任何形式的侵略扩张昌历史发展和文明进步的要求。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1、原因:

  ①法西斯的侵略战争不仅威胁到被法西斯侵略的国家的安全,而且也威胁到英、美资本主义大国的利益,法西斯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敌人。

  ②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将苏、美两个大国卷入反法西斯战争,促成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2、过程:

  大战爆发后,随着法西斯势力的不断放大。美国出于自身安全的考虑,改变以往的“中立”态度,加强对英国等国的援助。

  1941年秋,罗斯福和丘吉尔发表联合宣言——《大西洋宪章》,提出尊重各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倡导自由、和平、反对侵略。

  同时,美、英加强了对苏联的援助。

  1942年初,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的代表齐集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

  3、主要活动:

  ①为打败法西斯侵略者,美、英、苏、中四大国经常进行双边或多边的高级会谈,在政治上互相协作。

  ②为了发挥同盟国家的经济优势,保证战争的顺利进行,四大盟国在经济上互相支持。

  ③以中国为中心的亚太战场,以苏联为中心的苏德战场和美苏盟军支持的北非战场在军事上互相配合,共同打击法西斯势力。

  4、意义:

  壮大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鼓舞了世界人民反对法西斯的斗志,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过程。

 下一篇:雅尔塔体系
 初中历史知识点推荐
 高中历史知识点推荐
CopyRight @ 2018   知识点 www.zqnf.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