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答案网! 请  登录  |  免费注册   收藏本站Ctrl+D    
答案网
  

 答案网首页 | 知识点首页 | 语文知识点 | 数学知识点 | 英语知识点 | 历史知识点 | 政治知识点 | 物理知识点 | 化学知识点 | 生物知识点 | 地理知识点 | 知识点梳理
 栏目类别:知识点 >> 高中 >> 历史

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

更新时间:2016/7/27 17:03:00  手机版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含义:

  苏俄在1918~1920年国内战争时期采取的经济政策。又称“军事共产主义”。俄国十月革命后,苏俄在1918~1920年国内战争时期采取的经济政策。苏俄国内战争爆发后,苏俄的粮食、煤炭、石油和钢铁的主要产地陷入敌手,苏维埃国家处境十分困难。苏俄政府为了把仅有的人力物力集中起来用于战胜国内地主资产阶级和帝国主义发动的反苏维埃政权的战争而采取的一系列特殊的临时性的社会经济政策的总称。

  新经济政策含义:

  十月革命后,苏俄实行余粮征集制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起农民极其不满。所以在1921年3月开始实行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按国家规定交纳一定的粮食税,超过税额的余粮归个人所有,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并且允许外资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恢复商品货币关系进行调节生产的作用。这使小农占优势的苏俄找到了向社会主义经济过渡的道路。后因斯大林上台而被逐步取消。

  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1、“直接过渡”政策的失败:

  (1)原因:急于求成,把“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当作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种捷径,认为由此可以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2)内容:余粮收集制,全部企业没收国有,国内贸易国有化和实物配给制。

  (3)结果:带来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使其与现实形成巨大的反差,宣布了它的失败。

  2、实行新经济政策:

  (1)原因:随着内战的结束,政策的失误使苏俄发生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并迅速演化成政治危机。农民不满,水兵叛乱,这一切迫使苏俄政府对直接过渡政策进行总结和思考,经过讨论和调查,1921年3月,苏俄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

  (2)内容:粮食税,开放市场,允许自由贸易以及实行租让制、租赁制等方式的国家资本主义,苏俄开始建立起一种新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

  (3)结果:经济得到恢复,政权得到巩固,为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打下基础。

  3、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政权、政党建设的探索。

  晚年的列宁仍然不断探索符合俄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首先是关于现代化建设提出了“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的著名公式;

  其次是提出了正确处理民族问题的一系列原则;

  再次,列宁对政治体制改革问题,例如加强执政党建设,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建立和加强法制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建议,这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4、列宁的逝世和对其一生的扼要评价。

  1924年初,年仅54岁的列宁逝世,他是继马克思、恩格斯之后国际无产阶级的伟大领袖,他领导的十月革命,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作为俄罗斯人民伟大的儿子,他用自己智慧、果敢和革命的灵活性为俄国、为世界人民开创了一条走向社会主义的新路。

  新经济政策的含义及实质:

  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实施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严重问题,列宁、布尔什维克党和苏维埃政府认识到,必须另外探索一条建设社会主义的途径。1921年3月,在列宁领导下,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决定从以余粮收集制为主要内容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以粮食税为主要内容的新经济政策过渡,并很快形成新经济政策的基本措施。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

  用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允许国家调节下的自由贸易,大力振兴商业,通过商业流通加强工农联盟;

  实行租借制和租让制,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通过合作制引导小生产者走社会主义道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扩大和提高社会主义经济成分的地位和作用;

  在国营企业恢复计件工资和奖金制,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提高社会经济产量和效益;

  充分利用外国资本和技术来加快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通过国家资本主义来限制资本主义经济成分。

  概括说,新经济政策就在于通过市场、商品和货币,把社会主义工业经济和农民经济结合起来,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牢固的工农联盟,其实质就是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建设社会主义,它具有以市场为导向、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改革权力过分集中的体制、加强对权力的有效监督等特征。(何其颖主编:《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8—79页)

  新经济政策虽然是列宁从当时俄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的政策,但对于经济文化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具有普遍意义。邓小平曾对此评价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初中历史知识点推荐
 高中历史知识点推荐
CopyRight @ 2018   知识点 www.zqnf.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