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答案网! 请  登录  |  免费注册   收藏本站Ctrl+D    
答案网
  

 答案网首页 | 知识点首页 | 语文知识点 | 数学知识点 | 英语知识点 | 历史知识点 | 政治知识点 | 物理知识点 | 化学知识点 | 生物知识点 | 地理知识点 | 知识点梳理
 栏目类别:知识点 >> 高中 >> 历史

阿布辛拜勒神庙的搬迁

更新时间:2016/7/27 18:26:00  手机版

  阿布辛拜勒神庙

  埃及的阿布辛拜勒神庙真正称得上是伟大的世界奇迹。令人惊叹的不仅在于如此宏伟的建筑是在 没有任何机械帮助的条件下建造而成的,而且还在于它的湮没、发现和搬迁的整个过程。

  阿布辛拜勒神庙高30米,宽36米,纵深60米,以四座巨大的国王坐姿雕像而著称于世。

  雕像如迎接太阳般面向东方,坐姿稳如磐石,神态安详,表情超度。高20米,面宽4米,嘴宽1米。

  每尊雕像神情威严,显示着埃及皇权的权威。雕像的存在神化了拉美西斯二世的形象。

  阿布辛拜勒神庙的搬迁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了使阿 布辛拜勒神庙文化转移到安全地带,按旧貌重建,避免被人为毁坏的命运,国际力量积极参 与,一次国际性救援活动大规模展开了,成功地拯救了几十处古迹,这次保护自己文化遗产 的活动,展示了人类对自身历史的尊重和保护文化遗产意识的提高。

  (1)阿布辛拜勒神庙搬迁的社会背景。 早在1901年时,埃及第一次修建阿斯旺水坝时,努比亚文明遗址几乎淹没于茫茫水海之 中,1959年阿斯旺水坝的重建,使得努比亚神庙遗址不可避免地将落到了被湖水淹没的命运, 1960年以后,努比亚文明遗址更是面临着随时消失在水海的危险。幸运的是人类意识到了努 比亚文明遗址的价值,世界保护组织动员了一切可动员的力量去拯救努比亚遗址,他们在 1959年召开了第一次会议,并起草了一份国际间合作保护计划,会议后他们查勘和寻访了所 有位于阿斯旺和苏丹之问的遗址,并发表了关于勘察、考古和发掘遗址的建议。在国际社会 不懈的努力下,许多的努比亚遗址保护措施得以实施,并在1960年3月8日,世界保护组织发 表了一份国际倡议书,呼吁全世界为了挽救努比亚文明遗址,向他们提供包括资金、技术等 条件在内的各方面的支持,以抢救努比亚遗址。

  (2)阿布辛拜勒神庙的搬迁。 为了挽救努比亚文明遗址的呼吁发出后,先后得到了51个国家的响应。1960年,在联合 国教科文组织倡议下,德、法、意、埃、瑞典等34个国家派出考古专家实地调查和勘测,决 定将这个遗址整体搬迁,易地保存。 阿布辛拜勒神庙的搬迁与保护运动中,拯救阿布辛拜勒神庙的具体方案是瑞典的专家提 出的。根据这个方案,埃及的工程技术人员,在有关专家的指导下,采用特殊的工艺,把大 庙小庙切割成块,分别编号。然后用起重机吊装,搬运到新址,再按原样重新复原。正面的 缝隙,全部用石头颜色一样的灰浆补齐。由于切割时注意了接缝尽可能的薄,所以重新装配 后的神庙外观几乎未留下任何切割的痕迹。只是在神庙内部,故意留下接缝,以便游客可以 联想起神庙的搬迁。尤为令人钦佩的是,迁移后的大庙,成功地保持了原有的方位,每年仍 有两天早晨,太阳的光线可以从外面照射到最里面的太阳神等四座雕像上。 各国专家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成功地拯救了努比亚遗址的四十多处古迹。其中的22 座神庙宇,经过测定方位和计算,拆散后化整为零,转移到安全地带,然后按旧貌重建,避 免了被人为毁坏的命运。为纪念这次搬迁,在神庙新址的地下,特意埋藏了一本古兰经、两 张埃及报纸和一些埃及硬币,以及搬迁的文件等。1980年,埃及动工兴建了努比亚博物馆, 以纪念这次国际救援活动,努比亚博物馆按照古努比亚文明设计而成,具有浓厚的传统的努 比亚民族风格,该博物馆占地6 000平方公里,在这座博物馆里镌刻着人类活动的历史,也 折射出从公元前到公元后六世纪努比亚文明社会期间人类活动的足迹和环境。努比亚博物馆 建成以后,用来记录努比亚文明遗址保护运动过程中的所有考古、挖掘等工作成果。

  (3)阿布辛拜勒神庙搬迁的意义。对于阿布辛拜勒神庙搬迁问题,教材指出:阿布辛拜勒神庙的搬迁,是人类历史上第一 次大规模的文物抢救活动,也是人类成功保护自己文化遗产的壮举。努比亚遗址的国际救援 运动,显示了人类对自身历史遗产的尊重,保护文化遗产意识的提高。

 初中历史知识点推荐
 高中历史知识点推荐
CopyRight @ 2018   知识点 www.zqnf.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