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教的埃洛拉石窟群的基本概况:
位于印度马拉哈斯特拉邦奥兰加巴德市西北约30公里。 埃洛拉石窟群建于公元4世纪中叶至11世纪,共34座石窟,分属印度教、佛教、耆那教艺术的杰作。是古印度佛教、印度教和耆那教艺术的杰作。198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埃洛拉石窟群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埃洛拉石窟群是印度教、佛教、耆那教艺术的杰作。在全部34座石窟中,最南端的第1窟到第12窟为佛教窟,里面有寺院、佛像、讲经堂等,主要的雕像是释迦牟尼像。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第10窟,外观近似僧院窟,两壁雕出的石柱高约4米,柱顶横梁上刻有合土作施礼状那持花信女的雕像。居中的第13窟至第29窟为印度教窟,其中主要的开凿于公元7世纪至9世纪。位于北端的第30窟至34窟为耆那教窟,开凿于公元8世纪至10世纪。耆那教石窟内多为裸体立像,两腿两臂缠阿着擎藤植物,长发披肩,象征耆那教苦行不渝、返朴归直之意。?
三种宗教在这里异彩同放,埃恪拉石简一是香火不断的圣地,尽管它的历史没有阿旃陀石窟那么悠久,但其壁画和雕刻同样价值奇高,是印度古代艺术的又一字库。
埃洛拉石窟群是世界上最好的寺庙石雕建筑的典范不仅艺术造型独特,技术水准高超,而且作为佛教、婆罗门教和耆那教的圣殿,它们是古代印度容忍、宽恕特性的精神所现。
批准时间:1983
遗产种类: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