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答案网! 请  登录  |  免费注册   收藏本站Ctrl+D    
答案网
  

 答案网首页 | 知识点首页 | 语文知识点 | 数学知识点 | 英语知识点 | 历史知识点 | 政治知识点 | 物理知识点 | 化学知识点 | 生物知识点 | 地理知识点 | 知识点梳理
 栏目类别:知识点 >> 高中 >> 生物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更新时间:2016/8/22 14:14:00  手机版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1.普利斯特利的实验

  (1)普利斯特利没有认识到光在植物更新空气中的作用,而将空气的更新归因于植物的生长。

  (2)由于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没有明确更新气体的成分。

  2.萨克斯的实验

  (1)该实验设置了自身对照,自变量为光的有无,因变量是颜色变化(有无淀粉生成)。

  (2)该实验的关键是:饥饿处理,以使叶片中的营养物质消耗掉,增强了实验的说服力。为了使实验结果更明显,在用碘处理之前应用热酒精对叶片进行脱绿处理。

  (3)本实验除证明了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淀粉外,还证明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3.恩格尔曼实验

  (1)结论: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光合作用过程能产生氧气。

  (2)实验点评:

  ①设置极细光束和黑暗、完全曝光和黑暗两组对照。

  ②自变量为光照和黑暗,因变量为好氧菌聚集的部位。

  4.鲁宾和卡门的实验

  (l)该实验设置了对照,自变量是标记物质(H218O 和C18O2),因变量是O2的放射性。

  (2)鲁宾和卡门的同位素标记法可以追踪CO2和 H2O中的C、H、O等元素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

 下一篇:光照强度
 初中生物知识点推荐
 高中生物知识点推荐
CopyRight @ 2018   知识点 www.zqnf.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