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社会的基本特征:
1、经历了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两个时期。
2、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低阶段,生产力极端低下并极端缓慢的向前发展。
3、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产关系也逐渐发生了变化。
山顶洞人与北京人相比,在生产生活方面有哪些异同:
相同:都过着集体生活,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依靠集体力量生存。
不同: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山顶洞人已进入氏族公社。
三大猿人的特性把握:
通过比较元谋人,北京人及山顶洞人的各方面的异同,整理出清晰的知识脉络,把中国古代原始人的演化历程及社会发展规律进行总结。
人类遗址 | 地点 | 发现时间 | 距今年代 | 生产生活状况 | 人体特征 | 社会阶段 | 说明 |
元谋人 | 云南省元谋县 | 1965 | 约170万年 | 已经会制造工具及知道用火 | - | 原始人群 | 迄今为止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 |
北京人 | 北京西南周口店山洞内 | 1929 | 约70-20万年 | 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成果,过着群居生活;已经会使用天然火,还会保存火种 | 还保留着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 | 北京人遗址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遗址 | |
山顶洞人 | 周口店龙骨山顶部洞穴里 | - | 约3万年 | 仍然使用打制石器,已经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已会人工取火,已用骨针缝制衣服,懂得爱美;死后要埋葬 | 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 氏族社会 | 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 |
山顶洞人的工具:
山顶洞人的石器虽然不典型﹐但骨器和装饰品制作得十分精美。他们掌握了钻孔技术﹐不仅会一面直钻﹐而且能两面对钻。在鲩鱼的眼上骨和直径只有3.3毫米的骨针上钻出细孔﹐表明技术已相当熟练﹐制造钻孔工具的技术已达到相当水平。山顶洞人掌握了磨制技术。尽管这种技术仅用于制造装饰品﹐但却为以后新石器时代磨制工具的出现打下了基础。山顶洞人还懂得用赤铁矿粉末染色的方法﹐这使得装饰品更加鲜艳美观。钻孔﹑磨制和染色技术﹐都是以前时期所没有的﹐这些新技术的运用显示出人类生产技能的提高﹐也使生活内容更加丰富。骨针的出现意味著当时已会缝纫。缝缀起来的兽皮既可搭盖住所﹐抵御风寒﹐也可掩护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