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一、材料用具
防护手套、50ml烧杯、50ml量筒、彩色铅笔、广泛pH试纸和精密pH试纸、0.1mol/LHCL、0.1mol/L NaOH、镊子1把、表面皿、玻璃棒、天平等。需要提前准备的实验材料有:肝匀浆、马铃薯匀浆、稀释鸡蛋清、黄瓜匀浆、pH=7磷酸缓冲液。
二、方法步骤
(1)以4人为一组。在记录本中,画一个记录表。
(2)取1只50ml烧杯,用量筒量取并加入25ml自来水。
(3)测定自来水的初始pH。
(4)分别向烧杯中滴加0.1mol/LHCl,一次一滴,然后轻轻摇动。当加入到5滴、10滴、15滴、20滴、25滴、30滴时,分别测pH,并作记录。
(5)充分洗涤烧杯,重复上述步骤,不同的是,这次滴加的是0.1mol/LNaOH,作好记录。
(6)充分冲洗烧坏,用缓冲液代替自来水,重复步骤2至步骤5,记录结果。
(7)充分冲洗烧坏,用几种生物材料分别代替自来水,重复步骤2至步骤5,记录结果。
三、实验结果与结论:
1、实验结果:
(1)对自来水的处理:
结果:滴加盐酸后,自来水pH逐渐减小;滴加NaOH溶液后,自来水pH逐渐增大。
(2)对缓冲液的处理:
结果:无论滴加盐酸还是氢氧化钠溶液,缓冲液的pH均保持相对稳定。
(3)对生物材料的处理:
结果:无论滴加盐酸还是氢氧化钠溶液,生物材料的pH均保持相对稳定。
2、实验结论:比较以上几条曲线的变化规律可知,生物材料的性质类似于缓冲液而不同于自来水,说明生物材料内含缓冲物质,能够维持pH的相对稳定。
知识点拨:
1、缓冲物质
①概念:血液中含有许多对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物质,也叫缓冲对,如NaHCO3/H2CO3、Na2HP04/NaH2PO。
②组成:每一对缓冲物质都是由一种弱酸和相应的一种强碱盐组成的。
③作用:使血液的酸碱度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从而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2)调节机制
知识拓展:
1、人体血液中的NaHCO3为缓冲物质,维持人体内环境稳定。
2、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需在一密闭容器内放一盛有NaHCO3溶液的小烧杯,NaHCO3溶液的作用是为植物提供稳定的C02,并非调节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