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答案网! 请  登录  |  免费注册   收藏本站Ctrl+D    
答案网
  

 答案网首页 | 知识点首页 | 语文知识点 | 数学知识点 | 英语知识点 | 历史知识点 | 政治知识点 | 物理知识点 | 化学知识点 | 生物知识点 | 地理知识点 | 知识点梳理
 栏目类别:知识点 >> 高中 >> 生物

种群数量的变化

更新时间:2016/8/23 11:40:00  手机版

  种群数量的变化:

  1.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与“S”型曲线

  2、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对于有害动物的防治、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以及濒临动物种群的拯救和恢复有重要意义。

  预测种群密度变化趋势的方法:

  1、根据年龄结构来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年龄结构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

  2、根据性别比例来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

  (1)种群的性别比例是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

  (2)性别比例影响种群密度的原因

  种群数量增长与种群增长(速)率:

  1、增长速率与种群数量不是一个概念,只要增长速率为正值,种群数量就在增加;增长速率为零,种群数量恒定不变;增长速率为负值时,种群数量应下降。

  2、种群的“J”型增长和“S”型增长

  知识点拨:

  1、“S”型曲线中注意点:

  ①K值为环境容纳量(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②K/2处增长率最大。

  ③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总是在波动中,在不利的条件下,种群的数量会急剧下降甚至消失。

  2、实例:

  3、种群数量变化包括增长、波动、稳定、下降等,而“J”型曲线和“S”型曲线都知识研究了种群数量增长的规律。

  4、 “J”型曲线反映的种群增长率是一定的;而“S”型曲线所反映的种群增长率是先增大后减小。不能认为“S”型曲线的开始部分是“J”型曲线。

  知识拓展:

  1、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

  (1)种群数量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的。

  (2)原因: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空间、人类影响等多种生态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总是在波动中。

 上一篇:种群的概念
 下一篇:群落的结构
 初中生物知识点推荐
 高中生物知识点推荐
CopyRight @ 2018   知识点 www.zqnf.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