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疫病的控制:
1、动物疫病:是指如不及时治疗和控制就会造成流行和爆发的某些动物病。
2、类型:动物传染病、动物寄生虫病
(1)动物传染病:
①动物传染病的病原微生物主要有细菌和病毒两大类,此外还有少数放线菌、螺旋菌、立克次氏体、衣原体和真菌等。
②动物产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
③防治途径:只要消除或切断其中一个环节,疫病就不能流行。在扑灭和预防禽流感的措施中,对患病家禽和可疑病禽予以扑杀和无害化处理就是为了消灭传染源所采取的措施;而封锁疫点、消毒、检疫监督、关闭活禽市场等措施是为了切断传播途径;紧急免疫接种则是降低动物易感性的有效措施。要有效的控制和消灭动物疫病,应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特别是要加强平时的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各种卫生防疫制度,例如:合理的饲养场布局、完善的日常消毒措施、严格的检疫检查制度、科学的免疫接种程序和方法等。
管理人员的杀毒灭菌和监管部门加强监督共同控制。
(2)动物寄生虫病:由寄生虫对宿主的严重侵袭而引起的疾病。
①寄生虫可以暂时或永久地寄生在宿主动物的体内或体表,从宿主体内获取营养物质,并对宿主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甚至使宿主死亡。
②家畜的寄生虫有原虫、吸虫、绦虫、线虫、棘头虫和昆虫等。
③危害:阻碍幼畜禽的生长发育,降低畜禽的抗病能力,降低畜禽的生产能力等。
3、我国一直本着“养、防、检、治”的原则对动物疫病进行检测、控制和扑灭,建立了严密的预防措施。
知识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