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组成:
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陆地上各种可以被人们利用的淡水资源
目前人类利用的主要淡水资源: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只占淡水总储量的0.3%
分类 |
|
| 备注 |
空间分布 | 地表水:河水、湖沼水、冰川水等 | 地下水:潜水、承压水 | 冰川是地球上淡水主体,分布于两极与高山地区,直接利用少; |
水循环周期 | 静态水:冰川水、内陆湖泊、深层地下水等 | 动态水:地表水、浅层地下水 | |
利用程度 | 易利用: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 其它 |
水圈:
地球上的水在地理环境中以气态、固态和液态三种形式相互转化,形成各种水体,共同构成了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称为水圈。
水体的类型:
海洋水:最主要的,占96.53%。
气态水:数量最少,分布最广
陆地水:湖泊咸水和地下咸水。
陆地淡水:冰川是主体(2/3)
水体之间的关系:
从水的运动更新的角度看,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陆地水体的关系特征:
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是指它们之间的运动转化及其水源补给关系。从陆地水体的水源补给看,大气降水是河流水和其他陆地水体的最主要补给形式;冰融水可补给河流水及其他陆地水体;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之间,依据水位、流量的动态变化,具有水源的相互补给关系。
陆地水体的关系特征:
地下水:
(1)类型
(2)潜水的补给来源:
①主要是大气降水。降雨历时长,强度不大,地形平缓,植被良好的情况,对地下水补给最有利。
②河湖水补给。河湖水位高于潜水面时,河湖水补给两岸潜水。反之,潜水补给河湖水。黄河下游只有河水补给地下水。
(3)地下水的问题与保护
①不合理灌溉——土壤盐渍化——科学管理
②过量开采——地下漏斗区,地面下沉;沿海海水入侵,地下水水质变坏——及时人工回灌。
③保护自流水补给区的自然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