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答案网! 请  登录  |  免费注册   收藏本站Ctrl+D    
答案网
  

 答案网首页 | 知识点首页 | 语文知识点 | 数学知识点 | 英语知识点 | 历史知识点 | 政治知识点 | 物理知识点 | 化学知识点 | 生物知识点 | 地理知识点 | 知识点梳理
 栏目类别:知识点 >> 高中 >> 地理

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

更新时间:2016/8/24 17:43:00  手机版

  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

  (一)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

  1.生态建设:

  2.生态破坏:人类超强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造成环境恶化,致使环境更不稳定,导致多种自然灾害频发。

  (二)人类活动影响受灾体的易损程度

  1.人本身的灾前防范意识、灾中的应急措施、灾后的自救互救行为,影响到人自身的易损程度。

  2.社会经济活动有可能改变灾情。

  3.建设防灾减灾工程可以改变受灾体的易损程度,从而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

  (三)人类活动对灾情的“放大”和“缩小”

  人类活动对灾情“放大”或“缩小”的最敏感区域,是在自然灾害的高风险区。例如,人类活动进入洪水高风险区就可“放大”区域灾情,而人类活动迁出高风险区就会“缩小”区域灾情。

  (四)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灾情变化

  1.地质时期发生过大规模的“灾变”。

  2.不同时期社会经济活动和发展水平不同,自然灾害的成灾特点和损失情况也不尽相同。

  3.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人类活动的扩大,影响人类的灾害种类不断增多,影响范围在扩大。

 初中地理知识点推荐
 高中地理知识点推荐
CopyRight @ 2018   知识点 www.zqnf.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