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答案网! 请  登录  |  免费注册   收藏本站Ctrl+D    
答案网
  

 答案网首页 | 知识点首页 | 语文知识点 | 数学知识点 | 英语知识点 | 历史知识点 | 政治知识点 | 物理知识点 | 化学知识点 | 生物知识点 | 地理知识点 | 知识点梳理
 栏目类别:知识点 >> 高中 >> 地理

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

更新时间:2016/8/24 17:56:00  手机版

  自然灾害监测系统及作用:

  自然灾害监测系统:

  概念:自然灾害监测系统是由国家、区域及地方等各级组织,通过不同平台对自然灾害进行监测和分析的网络系统。

  作用:灾前预警、灾中跟踪、灾后评估以及提出减灾决策方案

  世界和我国灾害监测系统的发展情况

  ①已经形成了遍布世界各地、相互交织的灾害监测和预警网络。

  ②我国已经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起各种自然灾害监测系统。

  1、遥感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

  ①遥感(RS)技术的特点:

  观测范围广、信息获取量大、获取速度快、实时性好和动态性强等。从空间尺度看,遥感具有全球观测能力,可从多波段、多时相和全天候角度获得全球自然灾害的观测数据;从时间尺度看,在遥感平台上能够对地球进行同步观测,可获得地球表层及其瞬间变化的灾害信息。

  ②应用范围:

  广泛应用于政治、经济、军事、生活等各个方面,重点用于水灾、火灾及台风灾害等监测。

  2、地理信息系统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

  ①信息集成与分析:

  主要是对各种监测系统提供的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空间数据分析,具有空间定位、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功能。

  ②灾害评估与预报:

  对自然灾害进行预报预警、动态监测、灾害发生成因与规律分析、灾害损失调查、灾情评估等,还可以为制定减灾预案和指导灾后重建工作提供依据。

  3、RS与GIS结合为减灾救灾提供可靠、高效的服务:

  RS是数据获取手段(搜集、获取原材料——海量信息),GIS是数据分析手段(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处理并得出结论,指导防灾减灾工作),这两个工具有机结合,可实施动态的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强大功能,从而为减灾救灾提供可靠、高效的服务。

  自然灾害的防御措施:

  1、非工程性防御:

  (1)概念:是通过国际组织和各个国家的减灾规划和防灾法律、各级行政部门的减灾管理以及公众减灾教育等途径,控制和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2)“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

  (3)我国非工程性防御措施的发展及成就

  2、工程性防御措施

  (1)概念:工程性防御措施是通过修建防灾工程,改变自然灾害系统,最终达到减灾的目的。

  (2)工程性措施的三种方式:

  3、“工程性防御措施”和“非工程性防御措施”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硬件”和“软件”的差别

  联系:二者在防灾减灾中的地位同等重要,只有相辅相成,才能起到最好的防灾效果。

  主要自然灾害和部分自然灾害的具体防御:

 

主要自然灾害类型

防御措施

地震(滑坡、泥石流等)

加强地震的科学研究,建立地震监测网络及预警系统
  ②
加强地震灾害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
  ③
加强地震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
  ④
开展地震减灾工程的建设,提高灾区的承灾能力。
  ⑤
建立健全救灾指挥机构,编制突发性地震灾害应急预案。
  ⑥
建立机动完善的救援体系。
  ⑦
建立健全全社会的灾害保险工作,积极组织灾后重建工作。

台风、寒潮、沙尘暴、风暴潮等的气象灾害

加强台风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网络及预警系统。
  ②
加强台风灾害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
  ③
加强气象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
  ④
开展减灾工程的建设,提高灾区的承灾能力。
  ⑤
建立健全救灾指挥机构,编制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⑥
建立机动完善的救援体系。
  ⑦
建立健全全社会的灾害保险工作,积极组织灾后重建工作。

蝗灾、鼠灾等的生物灾害

加强蝗灾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网络及预警系统。
  ②
加强蝗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
  ③
加强蝗灾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
  ④
开展减灾工程的建设,提高灾区的承灾能力。
  ⑤
建立健全抢险救灾指挥机构,编制突发性蝗灾应急预案。
  ⑥
建立机动完善的救援体系。
  ⑦
建立健全的灾害保险工作,积极组织灾后重建工作。

 

 

部分自然灾害类型

防御措施

洪灾

①植树种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②修建水库,拦蓄洪水
  ③修建分洪、蓄洪工程
  ④退耕还湖,提高蓄洪能力
  ⑤疏浚河道,裁弯取直,提高泄洪能力
  ⑥加固堤坝
  ⑦开挖入海新河,提高泄洪能力(针对海河、淮河)

旱灾

①植树种草,涵养水源,改善气候
  ②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调节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
  ③开挖机井,抽取地下水
  ④防治水污染,充分利用水资源
  ⑤培育、种植旱生作物(针对旱作农业区)
  ⑥修建梯田,平整土地,增加水分入渗(针对旱作农业区)

沙尘暴

①退耕还林、还草
  ②合理载畜量,推广轮牧
  ③植树种草,建立防护林
  ④工程固沙

风暴潮

①修建、加固沿海塘坝
  ②建设、恢复海防林
  ③保护沿海堡礁

滑坡

①植树种草,做好滑坡区的绿化工程
  ②退耕还林、还草,恢复生态环境
  ③设置滑坡体外截水沟
  ④钢筋混凝土抗滑桩或钢筋桩作为阻滑支撑工程

泥石流

①植树种草,做好泥石流区的绿化工程
  ②退耕还林、还草,恢复生态环境
  ③修筑排导槽,疏导泥石流物质到特定位置等

蝗灾

农业防治:
  ①兴修水利,做到旱涝无灾
  ②在荒滩坑荒种植,改变蝗虫的栖息环境,减少蝗灾发生环境的面积
  ③植树造林,改变蝗灾区的小气候,减少蝗虫产卵繁殖的场所
  生物措施:
  ④保护或者饲养蝗虫的天敌(青蛙.白翅浮鸥等)
  ⑤大面积施用蝗虫微孢子虫
  药剂防治:
  ⑥人工或者飞机大面积喷洒药剂灭蝗

赤潮

①建设污水处理设备,达标排放,治理水污染
  ②解决水产养殖的自身污染,减缓水体的富营养化
  ③发展生态农业,减少化肥的使用
  ④使用无磷洗涤剂

 初中地理知识点推荐
 高中地理知识点推荐
CopyRight @ 2018   知识点 www.zqnf.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