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答案网! 请  登录  |  免费注册   收藏本站Ctrl+D    
答案网
  

 答案网首页 | 知识点首页 | 语文知识点 | 数学知识点 | 英语知识点 | 历史知识点 | 政治知识点 | 物理知识点 | 化学知识点 | 生物知识点 | 地理知识点 | 知识点梳理
 栏目类别:知识点 >> 高中 >> 地理

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更新时间:2016/8/25 11:20:00  手机版

  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及影响: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在不断地变化。自然因素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

  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条件在不断变化中,它们通过对地形、光热、土壤的改造或对市场、交通等因素的影响,间接或直接地影响农业发展。具体分析如图:

  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合理的农业生产强度,土地等资源可以为人类提供持续服务。不合理的农业生产强度、生产方式及生产技术的改进等,可以导致自然环境破坏,引起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壤污染等问题。

  2、农业生产的发展会引起自然植被、地表环境及地表辐射特性和自然界碳循环等发生改变。

  3、对土壤的影响:侵蚀速度加快;土壤次生盐碱化

  黄淮海平原土壤盐渍化的人为原因:片面追求扩大灌溉面积,采取大水漫灌,只灌不排的做法,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土壤含水量增加,蒸发作用把水中的矿物质留在土壤表层,从而土壤盐渍化

  4、不合理利用,导致土地退化现象,生态环境恶化:

问题

主要分布地区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治理措施

水土流失问题

 黄土高原和南方低山丘陵地区

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地表植被稀少、地形坡度大或土质疏松等

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及开矿等 

治理的措施是压缩农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植树造林,实行小流域综合治理

荒漠化问题

西北地区(新疆、青海、内蒙等地)

全球变暖、气温升高、蒸发旺盛,地处于内陆地区,降水少,

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控制载畜量,加强“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牧,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制度等

干旱缺水问题 

华北、西北地区

华北地区: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全年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降水变率大,春季蒸发旺盛
  西北地区: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全年降水稀少

华北地区: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污染严重,浪费多,利用率低等西北地区: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等

 南水北调;修建水库;控制人口数量,提高素质;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利用率;限制高耗水工业的发展;发展节水农业;采用滴灌、喷灌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利用率;实行水价调节,树立节水意识;海水淡化等

土壤次生盐碱化问题

黄淮海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

频繁的旱涝气候(黄淮海平原);地形低洼;大气降水少,以灌溉水源为主等

不合理的灌溉及不合理的水利工程建设

引淡淋盐;生物措施;合理灌溉;采取喷灌、滴灌技术等

  5、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①滥砍滥伐森林引起的水土流失严重(水蚀);

  ②滥垦草原或过度放牧导致荒漠化面积扩大(风蚀和沙漠侵吞);

  ③不合理灌溉引起的次生盐碱化;

  ④城市、工交基本建设用地和农村住房不断扩大占用耕地,大量农田丧失;

  ⑤草场资源超载,森林资源减少;

  ⑥宜农荒地、沿海滩涂闲置,未能有效利用。

  6、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①西北地区、青藏地区草原退化、土地荒漠化问题;

  ②黄土高原和我国南方低山、丘陵水土流失问题;

  ③黄淮海平原旱涝、风沙、盐碱的治理问题;

  ④南方红壤土地的治理和改造,东北黑土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⑤东北森林、沼泽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⑥长江中下游平原洪涝灾害的成因及治理。

 上一篇:农业生产概述
 初中地理知识点推荐
 高中地理知识点推荐
CopyRight @ 2018   知识点 www.zqnf.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