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答案网! 请  登录  |  免费注册   收藏本站Ctrl+D    
答案网
  

 答案网首页 | 知识点首页 | 语文知识点 | 数学知识点 | 英语知识点 | 历史知识点 | 政治知识点 | 物理知识点 | 化学知识点 | 生物知识点 | 地理知识点 | 知识点梳理
 栏目类别:知识点 >> 高中 >> 地理

水污染的形成和危害

更新时间:2016/8/25 13:15:00  手机版

  造成水环境污染的因素:

  1、向水体排放未经过妥善处理的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

  2、施用的化肥、农药及城市地面的污染物,被雨水冲刷,随地面径流进入水体;

  3、随大气扩散的有毒物质通过重力沉降或降水过程而进入水体等。其中第一项是水体污染的主要因素。

  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全球工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繁荣,大量的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废水排入水体,水体污染日益严重。而造成水体污染所含的污染物主要有以下几类:

  ①悬浮物

  ②耗氧有机物

  ③植物性营养物

  ④有毒的有机污染物

  ⑤重金属

  ⑥酸碱污染

  ⑦石油类

  ⑧放射性物质

  ⑨热污染

  ⑩病原微生物

  水体富营养化

  1、定义: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元素大量进人水体,引起水质恶化的现象

  2、表现

  氮和磷等营养物质,在较为封闭的海湾、湖泊等缓流水体内积聚到一定程度后,藻类就会迅速繁殖。

  尤以蓝藻、绿藻占优势,这种现象在湖泊中称为“水华(水花)”,在海洋上称为“赤潮”

  3、危害:

  ①植物死亡:藻类聚集在湖泊上层,遮蔽阳光,使湖中植物因光合作用受阻而死亡。

  ②鱼类死亡:藻类本身有毒.残体分解后还要消耗大量溶解氧,下层水体缺氧,会使鱼类中毒或缺氧窒息死亡。

  ③生态系统破坏:藻类死亡残体被分解,其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会重新释放到水中,形成周而复始的物质循环,破坏水生生态系统。长此下去,湖泊将演变成沼泽。

  水污染的危害:

  1、人类健康

  水的质量将直接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由于水是自然环境中化学物质迁移、循环的重要介质,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很大一部分以水溶液的形式排放。所以化学物质容易进入水体,并产生以下危害:

  ①介水传染病,

  ②急慢性中毒,

  ③致突变、致癌和致畸作用,

  ④球化学性疾病。

  除上述之水体环境污染对人类的危害,还有重金属元素污染也引起人们的重视,重金属污染主要是指汞、镉、锌、铜、镍、钴等对环境的污染。以汞的毒性为最大,镉次之,铅、铬等也有相当的毒性。

  2、生活饮用水

  中国除了人均淡水资源贫乏之外,水资源的分布在时间和空间上也很不平衡。中国属季风气候,水量大部分集中在汛期,夏季径流量几乎占全年的40%,那时大量的淡水未被利用,通过洪水排入大海,而其余时间又往往缺水,因持续干旱而造成河流断流现象时有发生。从地区上来说,中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的径流量约占全国的81%,而北方广大地区不足20%。南方人均年径流量为4,170立方米/年,北方只有938立方米/年,南方为北方的4.5倍。中国目前600多个城市中有300我个城市缺水,日均缺水量达1,600万立方米,影响产值每年为200亿元以上。水资源的短缺,严重制约了城市的经济发展,使得一些城市不得不进行长距离引水,如天津引滦工程、青岛引黄济青工程、北京引密工程、大连碧流河引水工程、长春引松工程、西安黑河引水工程、贵阳红枫湖引水工程、太原万家寨引黄工程等,耗资巨大。

  3、水生生物

  随着中国工业迅速发展,未经处理的污水大多排入江河。近年来,殖业在中国北方迅速发展,有些养鱼塘位于城市或乡镇近郊或工厂企业附近,有的地方甚至还用污水养鱼。由于使用含污染毒物,特别是含重金属和有机物的水养鱼,不仅影响以鱼类为主的水生生物生长发育,而且有致癌、致畸、致毒变作用。致使全国渔业水域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占全国淡水天然鱼类捕捞总量90%左右的七大江河水系中,超过渔业水质标准的河段总长度为6000公里。上述以鱼类为主的水生生物对污染毒物各有一定的富集、积累能力,并通过食物链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受到人们的关注。

  4、工农业生产

  有数据表明,仅1993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就达356亿吨,相当于13个密云水库的蓄水量。在这356亿吨废水中,有的直排江河湖库,有的直排入海,据对15个省的不完全统计,1993年发生渔业污染事故近500起,造成渔业经济损失4.2亿元。全国沿海对虾养殖相继暴发了大面积传染性流行病,病害面积约168万亩,减产对虾12万吨,直接经济损失35亿元。污水流进农田,侵入厂矿,也给工农业生产带来惨重损失。据统计,目前全国污水灌溉污染的农田面积已达400万公顷,造成大量农作物减产乃至绝收。

 上一篇:水污染的防治
 初中地理知识点推荐
 高中地理知识点推荐
CopyRight @ 2018   知识点 www.zqnf.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