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答案网! 请  登录  |  免费注册   收藏本站Ctrl+D    
答案网
  

 答案网首页 | 知识点首页 | 语文知识点 | 数学知识点 | 英语知识点 | 历史知识点 | 政治知识点 | 物理知识点 | 化学知识点 | 生物知识点 | 地理知识点 | 知识点梳理
 栏目类别:知识点 >> 高中 >> 物理

多普勒效应

更新时间:2016/9/2 12:43:00  手机版

  多普勒效应:

  1、定义:由于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使观察者感到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

  2、特点:当波源与观察者有相对运动,两者相互接近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增大;两者相互远离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减小。

  3、定性分析:当波源与观察者相对静止时,1s内通过观察者的波峰(或密部)的数目是一定的,观察到的频率等于波源振动的频率;当波源与观察者相向运动时,1s内通过观察者的波峰(或密部)的数目增加,观察到的频率增加;反之,当波源与观察者互相远离时,观察到的频率变小

  4、备注:

  (1)发生多普勒效应时,波源本身的频率并没有变化,只是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发生了变化

  (2)多普勒效应是波特有的现象,一切波都可以发生多普勒效应

  多普勒效应产生原因的定量分析:

  设u表示波源相对介质的速度,v表示观察者相对介质的速度,V表示波的传播速度.f和f'分别表示波源频率和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

  (1)波源和观察者相对介质都不动,单位时间内波源振动f次,波传播距离在数值上等于V,即发出的波分布在长度V上,共有f个波长,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是单位时间内通过观察者的完全波数,故即接收到的频率等于波源的频率。如图甲所示。

  (2)波源相对介质不动,而观察者向波源运动,则渡相对观察者的速度为,根据公式,知即接收到的频率增加为波源频率的倍一同理可知,观察者远离波源运动,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为。如图乙所示。

  (3)观察者静止,波源以速度u向观察者运动,波速V与波源的运动无关,但波长被压缩为,故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即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增大,反之,若波源远离观察者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减小。如图丙所示。

 上一篇:波的干涉
 初中物理知识点推荐
 高中物理知识点推荐
CopyRight @ 2018   知识点 www.zqnf.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