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的:对蜡烛在点燃前、点燃时和熄灭后的三个阶段进行细致的观察,学会完整地观察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蜡烛燃烧实验探究:
1. 实验活动:
2.结论:
综上所述,蜡烛能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白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水并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二氧化碳。
用来吸收蜡烛燃烧生成物的装置:
用燃烧蜡烛的方法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为了保证正确的现象和结论,应如何设计实验装置?
蜡烛燃烧生成物为二氧化碳和水(气)。碱石灰能有效地吸收这两种物质。这种吸收装置的制作方法如下:
(1)截取一段长度为10cm,直径约为25mm的玻璃管(可用破了底的大试管截取)。
(2)装入金属网栅。从破旧石棉网上剪一块直径略大于玻璃管内径的圆网,从玻璃管的一端轻轻推入,使圆网撑住在离管口约2cm处作为放置碱石灰的网栅 (如网栅容易滑下,可以用回形针改制成一个带有弹性的圆环,弹紧在玻璃管的内壁作为挡圈,使网栅不致滑下).装置如图I所示。
(3)加入碱石灰,制成吸收器。碱石灰要选较大的颗粒,使间隙较大,保证气体流通。碱石灰层厚约4— 5cm。
(4)将吸收器固定在天平左盘蜡烛的正上方(如图 Ⅱ),即可进行实验。
(5)这一实验成败关键在于蜡烛是否正常燃烧,生成的气体是否顺利通过吸收器。所以,蜡烛火焰的大小、吸收器离火焰的距离都要事先试验好。如果实验正常,3min后即有明显现象。天平最好选用感量为 0.02g的物理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