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答案网! 请  登录  |  免费注册   收藏本站Ctrl+D    
答案网
  

 答案网首页 | 知识点首页 | 语文知识点 | 数学知识点 | 英语知识点 | 历史知识点 | 政治知识点 | 物理知识点 | 化学知识点 | 生物知识点 | 地理知识点 | 知识点梳理
 栏目类别:知识点 >> 初中 >> 化学

氧化性和还原性

更新时间:2016/9/6 11:38:00  手机版

  定义:

  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得电子的能力;

  处于高价态的物质一般具有氧化性,

  如:部分非金属单质:O2,Cl2;部分金属阳离子:Fe3+,MnO4-(Mn7+)等等。

  处于低价态的物质一般具有还原性(如:部分金属单质:Cu,Ag(金属单质只具有还原性),部分非金属阴离子:Br-,I-等等。

  判断方法:

  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

  氧化剂(氧化性)+还原剂(还原性)===还原产物+氧化产物

  氧化剂----还原产物

  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

  还原剂---氧化产物

  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区别与联系:

  1. 区别:

  (1)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

  还原反应: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化学反应

  (2)

  氧化性:指氧化剂失去氧的能力

  还原性:指还原剂得到氧的能力物质的性质

  2.联系:

  得到氧的物质一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

  失去氧的物质一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

 下一篇:氧化反应
 初中化学知识点推荐
 高中化学知识点推荐
CopyRight @ 2018   知识点 www.zqnf.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