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答案网! 请  登录  |  免费注册   收藏本站Ctrl+D    
答案网
  

 答案网首页 | 知识点首页 | 语文知识点 | 数学知识点 | 英语知识点 | 历史知识点 | 政治知识点 | 物理知识点 | 化学知识点 | 生物知识点 | 地理知识点 | 知识点梳理
 栏目类别:知识点 >> 高中 >> 化学

溶液

更新时间:2016/9/9 15:46:00  手机版

  溶液: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分散质粒子的直径d<10-9m

  电中性原理:

  溶液对外是不显电性的,所以,在电解质的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

  如含K+、Al3+、H+、Cl-、SO42-的溶液中,必然存在c(K+)+3c(Al3+)+c(H+)=c(Cl-)+2c(SO42-)。

  溶液的稀释定律:

  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 c(浓溶液)V(浓溶液)=c(稀溶液)V(稀溶液)

  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变: ρ(浓溶液)V(浓溶液)w%(浓溶液)=ρ(稀溶液)V(稀溶液)w%(稀溶液)

  容量瓶的使用:

  1.容量瓶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1)在使用前首先要检查是否漏水。

  具体操作如下:

  (2)检查合格后,用蒸馏水洗涤干净。

  (3)四个“不能”

  ①不能将固体或浓溶液直接在容量瓶中溶解或稀释。

  ②不能作为反应容器或长期贮存溶液。

  ③容量瓶的容积是在瓶身所标温度下确定的,因而不能将过冷或过热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④只能配制容量瓶上规定容积的溶液,即不能配制任意体积的溶液。

  2.  误差分析

  分析依据,以配置NaOH溶液为例,在进行误差分析时,根据实验操作弄清是“m”还是“V”引起的误差,再具体分析,具体情况如下:

  特别提醒:

  (1)定容、摇匀后液面下降也不要补加蒸馏水,否则结果会偏低。

  (2)定容时俯视、仰视对结果的影响。

  ①仰视刻度线(图1),导致溶液体积偏大。

  ②俯视刻度线(图2),导致溶液体积偏小。

  为减小误差务必按:眼睛视线→刻度线→凹液面最低处的次序,做到“三点一线”。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置:

  1.主要仪器 (1)托盘天平:可精确至0.1g,称量前先调零,称量时物品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

  (2)容量瓶:配制溶液的专用精确容器,瓶上标有温度、容积和刻度线。

  (3)其他仪器: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等。

  2.配制过程

  配制过程如下:

  以配制480mL1mol·L-1NaCl溶液为例:

  (1)所需容量瓶规格:500mL容量瓶。

  (2)若用托盘天平应称量NaCl粉末29.3g。

  (3)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为:搅拌加速溶解。

  (4)移液

  ①移液前需要将溶液冷却至室温。

  ②移液中玻璃棒的作用为:引流。

  ③移液时需要进行的操作为:将烧杯中溶液注入容量瓶中,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2~3次并将洗涤液也转入容量瓶中,轻轻摇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

  (5)定容

  ①当液面距瓶颈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

  ②定容时要平视刻度线,直到凹液面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切。

  (6)摇匀,转入试剂瓶保存

  假如其他操作均准确无误,分析下列情况对配制浓度的影响。

  ①定容时俯视观察刻度线:偏高;

  ②移液时,对用于溶解NaCl的烧杯没有洗涤:偏低;

  ③定容后,将容量瓶振荡摇匀,静置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补水至刻度线:偏低。

  溶液配制过程中的“四个数据”:

 下一篇:浊液
 初中化学知识点推荐
 高中化学知识点推荐
CopyRight @ 2018   知识点 www.zqnf.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