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答案网! 请  登录  |  免费注册   收藏本站Ctrl+D    
答案网
  

 答案网首页 | 知识点首页 | 语文知识点 | 数学知识点 | 英语知识点 | 历史知识点 | 政治知识点 | 物理知识点 | 化学知识点 | 生物知识点 | 地理知识点 | 知识点梳理
 栏目类别:知识点 >> 高中 >> 政治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更新时间:2016/7/20 15:33:00  手机版

  国内生产总值(GDP)含义:

  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

  国民生产总值(GNP)含义:

  是一个国民概念,是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社会的比较:

  国民生产总值与 国内生产总值比较:

  (国民生产总值以国民为计算范围,只要是本国国民,不管生活在国内还是国外,其经济活动成果都计算在内。国内生产总值以国土为计算范围,只要其经济活动在本国领土范围内,不管是本国居民还是外国居民都要计算在内。国外净要素收入,一般是把本国或地区公民在国外所创造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减去外国或地区公民在本国所创造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一般情况下,发达国家国外要素净收入大多为正数,而发展中国家大多为负数。)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1、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总体小康的建设成就在宏观和微观上的表现 :

  ①微观上: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人们的消费,已经从温饱型消费过渡到小康型消费,部分向比较富裕型消费迈进;

  ②宏观上,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当前的小康水平是总体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2、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及内容

  (1)全面小康社会的提出:党的十六大提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2)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①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

  ②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

  ③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

  ④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

  ⑤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

  3、全面小康社会在经济建设方面要达到以下几项新要求:

  ①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和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镇人口比重明显增加。

  ②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

  ③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上一篇:科学发展观
 初中政治知识点推荐
 高中政治知识点推荐
CopyRight @ 2018   知识点 www.zqnf.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