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答案网! 请  登录  |  免费注册   收藏本站Ctrl+D    
答案网
  

 答案网首页 | 知识点首页 | 语文知识点 | 数学知识点 | 英语知识点 | 历史知识点 | 政治知识点 | 物理知识点 | 化学知识点 | 生物知识点 | 地理知识点 | 知识点梳理
 栏目类别:知识点 >> 高中 >> 政治

认识的根本任务

更新时间:2016/7/20 17:35:00  手机版

  认识的根本任务:

  是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本质。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

  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感性认识要上升到理性认识:

  首先从现象和本质的区别看,认识了现象不等于认识了本质;

  其次,从认识的水平和程度上看,理性认识较感性认识更深刻;

  第三,从认识的作用上看:理性认识较感性认识能更好地指导实践活动,尤其是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怎样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1)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实现飞跃的两个条件:

  第一:占有大量的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这种感性材料必须全面、真实。这是实现飞跃的前提条件。它要求我们要勇于、勤于实践。

  第二:对感性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和综合,这是实现飞跃的关键。它要求我们要善于、勤于思考。所以,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过程不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而是一个需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过程。

  (2)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扩展、推移认识。

  区分认识的根本任务和认识的根本目的:

  认识的根本任务: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本质,这是由实践到认识的过程,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

  认识的根本目的:是用认识指导实践,改造世界,这是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二次飞跃。两者是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不同过程。

  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真相与假象的区别: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

  对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理解的四个误区:

  (1) 感性认识就是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就是事物的本质。

  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认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只是认识过程两个不同的阶段。两者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都属主观认识范畴,是第二性的东西。现象和本质及其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是客观的第一性的东西。两者是反映被反映、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2)感性认识是不可靠、不正确的,理性认识才是可靠、正确的。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都是认识,都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必然都存在着如实反映和歪曲反映这两种情况。因此,两者均有正误之分。

  (3)感性认识的总和就是理性认识。

  理性认识绝不是感性认识的简单、机械相加。要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掌握大量的感性材料;然后对感性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第一个条件是实现飞跃的前提,第二个条件是实现飞跃的关键。

  (4)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感性认识。

  虽然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在认识中的地位、作用、特点有不同,但两者都是认识,都应来源于实践,因为实践是认识的惟一来源。

 下一篇:联系的普遍性
 初中政治知识点推荐
 高中政治知识点推荐
CopyRight @ 2018   知识点 www.zqnf.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