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答案网! 请  登录  |  免费注册   收藏本站Ctrl+D    
答案网
  

 答案网首页 | 知识点首页 | 语文知识点 | 数学知识点 | 英语知识点 | 历史知识点 | 政治知识点 | 物理知识点 | 化学知识点 | 生物知识点 | 地理知识点 | 知识点梳理
 栏目类别:知识点 >> 高中 >> 政治

列宁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

更新时间:2016/7/21 12:52:00  手机版

  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对商品经济、价值规律的认识:

  (1)列宁:在实施新经济政策以前,列宁把商品货币看作社会主义社会的对立物。后来,列宁认为,苏俄的生产力水平没有达到发达这一高度,不具备消灭商品经济的条件,因此号召共产党人要学会经商。

  (2)斯大林:斯大林也曾经认为在社会主义国家里不再存在商品生产。在20世纪50年代初的争论中,斯大林改变了自己原来的看法。他认为两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和两个社会主义生产部门的存在,是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存在的根本原因。他进一步指出,保持商品生产、发展商品交换,是使社会主义获得胜利的唯一可能的道路。斯大林还认为,在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地方,是不能没有价值规律的。他进一步指出,价值规律是一个很好的实践的学校,无产阶级国家要自觉利用价值规律。不过,斯大林认为,在个人消费品流通领域,存在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在生产领域,生产资料不是商品,价值规律不是社会主义生产的调节者。

  (3)毛泽东:提出了发展经济应以国家市场为主体,自由市场为补充的论断;强调了要发展商品生产为社会主义服务;分析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存在的原因与范围;指出了价值规律是一所伟大学校。

  列宁提出的“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1)新经济政策的内容:

  ①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②以自由贸易代替贸易国有化和实物配给制。

  ③发展国家资本主义。

  (2)新经济政策的意义:

  ①巩固了工农联盟。

  ②恢复了国民经济。

  ③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道路。

  全面理解列宁对市场与社会主义关系的认识:

  (1)由于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是建立在发达生产力基础上的,在那样的社会主义国家不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因此,在实施新经济政策以前,列宁把商品货币看作社会主义社会的对立物。

  (2)在实施新经济政策后,列宁对商品货币、对市场作用的认识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他不再把计划作为资源配置的唯一手段,而主张利用价值规律,通过政府计划发展商品经济。列宁的主张是一种“有限计划调节”,即通过政府对经济过程的一种有限干预,实现经济计划与市场调节的相融和统一。

  (3)列宁没有全面认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只是把其当作一种权宜之计,所以使其认识具有了局限性。

  提示:

  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认为社会主义首先是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世界中产生,因此,不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情况。但历史的发展却是首先在半封建半农奴制的落后国家苏联率先实现社会主义,那么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来说,不具备已形成了发达的商品经济条件。那么到底要不要发展商品经济,如何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社会主义事业,伟大导师们都没有明确说明。

  新经济政策: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初期探讨:

 初中政治知识点推荐
 高中政治知识点推荐
CopyRight @ 2018   知识点 www.zqnf.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