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
自己也曾埋首奋战于刀光剑影之下,
陶醉于流行曲
风之中,一转眼,
我已成了回望这一切的小大人了。
回望我的
青春岁月,我
感谢琼瑶、金庸,没有他们,我的青春也许会懵懂单调;没有他们,我的激情也许无从发泄。
因为琼瑶,我懂得了
爱,学会了爱;因为金庸,我参透了情,悟出了义。
回望我的青春岁月,幸好有他们的歌常伴左右。王力宏的《
改变自己》给艰苦的初三
生活带来了
希望与
力量,青涩的《
简单爱》给
迷惘的中学时代带来了憧憬和幻想。
我感谢这一切,留恋这一切。但我知道,这一切终将离我远去,也必须远去。因为,生活并不仅仅只是这些。
文化是生活的名片。有怎样的文化,就必然有一定的生活成为其支撑点;有怎样的生活,也就必须有相应的文化来做其“代言人”。面对这样的要求,再来审视当今社会的文化,显然分量“轻”了些。
快节奏的都市生活迫使人们不自觉地
选择轻松的娱乐文化,日益疏离的都市人际关系使人们不得不从直白的快餐文化中寻求
精神慰藉。这些都无可厚非,然而当蜡笔小新的憨笑声结束后,你真的
快乐么?当KTV里的喧嚣停止,你真的轻松么?当奥黛丽·赫本端着红
茶微笑时,你真的被打动了么?新版
电视剧《红楼
梦》还未播出就演了一出选秀的闹剧……
热闹是他们的,卡通也罢,明星也罢,抑或是篡改经典的恶搞也罢,凑完热闹留在自己心中的,恐怕只有落寞。
生活不可沉重,文化却应该厚重。
我们需要用经典的作品来愉悦身心,因为物欲的横流使我们一天天地
远离真实。不要厌倦经典的厚重。你能说你没有从《牡丹亭》中体味过至纯至
美的
爱情吗?你能说你没有从《哈姆雷特》中获得过
人生抉择的力量吗?厚重的文化的力量是深沉而熨帖的。
我们需要用悲悯的眼神、
坚强的意志来直面人生,因为生活并不总是阳
光明媚。顽强不屈,仗义执言,扶危济困,哪怕只是一次小小的声援,也许就能照亮别人阴霾密布的
天空。难道这不是我们的文化所应该负载的沉甸甸的内涵么?
我们需要用长远的
眼光、宽厚的胸怀来创造
未来,因为中国是
世界的中国。八方人才,不拘一格;各地物资,汇聚一处;各种文化,交融碰撞。这样的中国需要大气磅礴、兼容并包的文化氛围,而这样的文化氛围只有依托了厚重的文化底蕴才能够营造和延续。
生活难免沉重,但是厚重的经典能够荡涤我们的
心灵,使我们卸下包袱,轻松前行。
生活难免不如意,但是厚重的文化力量能使我们抛弃狭隘的民族观,用仁慈与顽强营造一个
温暖的社会大
家庭。
生活需要发展,所以坚实厚重的文化底蕴能够带给我们足够的动力
前进。
这一切,又岂是区区快餐文化或是低俗的娱乐文化所能够负载的呢?
劳累时,我也会“抱”着电脑看韩剧放松;郁闷时,我也会去KTV尽情发泄。因为,我们正在
经历成长的
烦恼。懂事后,我选择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