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巧佳节,作此赋,兼怀
牛郎织女。
秦观曾有词曰:“纤
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
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
水,佳期如
梦。
忍顾鹊
桥归
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而东坡也曾云:“明月多情来照户,但揽取,清光常送人归去。”吾尝与友人论诗,常言此二诗极佳,尤以秦观解情字之最深。若二心如一,可胜相濡以沫,而若情不甚深,纵至始于共,汝以此二人为伉俪乎?牛郎织女之事虽为
神话,究数渺茫。然则此等有情人,虽处异乡,却总似朝夕相从,正如词中之朝朝暮暮。此亦吾赞秦观之缘由也。然吾赋此文,只欲天下有情人不离其亲,即牛郎织女也。
而东坡亦为长情人,其妻王氏,三十有四病逝,东坡大恸,十载后魂梦相闻,作词曰:“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可见其用情之深,远胜前人;其
惆怅之情,感怀之意,可怜可叹。
东汉曹操,世人皆晓,其子子建,亦人情贞者。稗史言其后渡洛水,伤忆宓妃,故写《洛神赋》,此赋别有一名,为《感甄赋》也,然无论何名,子建之情亦为后人所道。文中谓洛神之
美,又见子建谓其之慕:“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当。抗罗袂之蔽涕兮。无微情以效
爱兮,献
江南之明铛。命仆天而就驾,吾将归乎东路。揽騑髻以抗策,怅盘桓而不能去。”
子建于此数句之凄怆令吾亦流涕,问孤雁,世岂有如此痴情者,真如吾常谓之词曰:“天南地北双飞容,老翅几回寒暑。欢
乐趣,
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若汝读至此词,汝以为之?
天下痴情者众,结为眷属者,又有数,当惜也。
点评:一个个“七夕”,一段段佳话,代代相传,古今共赏。小作者立足
生活,聚焦传统习俗“七夕”,引用历代文人墨客有关“七夕”的诗文追古思今,文思恣肆徜徉,展现出一个新时代的学生对人性真情的独特
感悟。更值得赞许的是小作者采用文言笔法,语言典雅精美,展现出较为深厚的
语文素养。
(指导
老师:徐静芝 王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