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春来,曾不羁的
少年跟着
时光而行,磨去最初的棱角。一样的
阳光、不变的星辉,定格那些年关于
远方最初的神往。
忆往昔,那一轮月清浅笼罩的
岁月,
外婆一腔的吴音,喃喃诉说大千传奇:“那是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在那些很远很远的地方演绎着一个个五彩斑斓的
世界,伐桂的吴刚、奔月的嫦娥、逐日的夸父、称象的曹冲、三迁的孟母……“远方在哪儿?”
我问。“远方啊,等你
长大了你就
明白了!”那时的远方,隐匿在一朵流年的
花里,我种花于心,隐秘地
向往着
成长,更向往着远方。
幼童的远方,是故事搭起来的模糊轮廓,是
梦的雏形。
站在如
水的时光里朝回望,小学时代,渐渐悟出古人竟和我一样向往着远方:是料峭春
风中,吟啸徐行的东坡回首那向来的萧瑟之处;是冷落清秋节,柳永念去去,暮霭沉沉的千里烟波弥漫处;是欧阳修几许深深庭院中,杨柳堆烟处;是后庭遗曲中,商女犹唱“六朝旧事如流水”;是凭栏处朝天阙的怒吼,“待从头,收拾旧
山河”。古人的远方好比夜阑时烟雾缭绕的江面,朦胧而难以捉摸。我仍不明白远方是什么,却坚定了一个
梦想——去远方。
小学时代的远方,是诗词拼凑起来的朦胧,是梦的呈现。
初中的远方,是
桃花源的不染悲伤,是勾股弦图的千古流传,是丝绸之
路的绵延千里,是文艺复兴的世界曙光,是比萨斜塔的不倒之谜……远方是一个未知的世界,召唤着我们去探索和发现。渐渐无暇凝视远方,但我知道它从未离开,
因为每一天都是踏向远方的征程。
在探寻远方的征程中,也曾
迷茫,也曾徘徊,也曾
孤独。无数次夜深人静,曾心灰意冷、动摇
放弃,但当第二天的朝阳从远方升起,又会听见远方传来遥遥的
呼唤。拭去残留的泪,迎风而立,向远方挥挥
手,绽出
青春的笑容。远方有一个梦,一个从孩提时代就开始一路追寻着的梦。
如今,终于到了外婆口中长大的年纪,我也终于明白远方的含义。一个远方的结束是另一个远方的开始,新的远方依然在远方,无数的远方连着远方,不断蔓延。
汪国真说得好:“既然
选择了远方,便只顾
风雨兼程。”
点评:人生就是一次远行,每个人都在不断找寻着属于
自己的远方。远方不仅仅指地理上的位置,它其实是指每个人
希望达到的梦想。“
生活中,近的是现实,远的才是诗。”要抵达远方,需要
付出极其艰苦的
努力,需要燃烧我们的
生命。也许我们终其一生都无法抵达
理想的境界,然而我们依然乐此不疲地向前走,因为我们行进的过程就是人生达到的高度。作者
阅读面广,具有浓浓的古典情怀,正因为她的积累和努力,其作品中的诗文运用才会信手拈来,恰到好处,她的作品意境才如此悠远,文化意味才如此浓厚。